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中国近现代高校园林建设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19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依据第13页
        1.2.1 唯物史观第13页
        1.2.2 社会史观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国传统校园园林向近现代校园园林的变迁第19-28页
    2.1 中国传统校园园林建设的发展概述第19-23页
        2.1.1 先秦时期传统校园园林化因素粗具规模第19-20页
        2.1.2 秦汉—魏晋时期官学园林的成型与私学园林的发展第20-21页
        2.1.3 唐宋以降传统书院园林建设渐趋成熟第21-23页
    2.2 中国传统校园园林向近代校园园林的转变第23-25页
        2.2.1 校园园林建设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历程第23-24页
        2.2.2 西学东渐与校园园林风格的转变第24-25页
        2.2.3 中体西用与校园园林风格的转变第25页
    2.3 中国近代校园园林的兴起第25-28页
第三章 近现代高校园林的类型划分第28-33页
    3.1 中西融合型第28-29页
    3.2 欧美开放型第29-31页
    3.3 传统继承型第31-33页
第四章 近现代中国高校园林建设规划第33-42页
    4.1 校园规划的一般规则第33-37页
        4.1.1 园址选择第33-34页
        4.1.2 规划思想第34页
        4.1.3 布局形式第34-37页
    4.2 高校校园园林建设中的园林因素选择第37-42页
        4.2.1 建筑选择第37-38页
        4.2.2 植物选择第38-39页
        4.2.3 广场构造第39-40页
        4.2.4 水体构造第40-41页
        4.2.5 景观小品构造第41-42页
第五章 近现代高校园林建设对文化的表达第42-47页
    5.1 近代校园园林的主要文化内涵第42-43页
    5.2 现代校园园林的主要文化内涵第43-47页
        5.2.1 物化高校精神与特色第44页
        5.2.2 传播文化知识与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第44-45页
        5.2.3 陶冶学生情操与人格形成第45-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钢框架改进型梁柱节点子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