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冯梦龙的生平与创作 | 第13-18页 |
2.1 冯梦龙的生平 | 第13-14页 |
2.2 冯梦龙的创作 | 第14-18页 |
第三章 明代进步思想对冯梦龙“情教说”的影响 | 第18-26页 |
3.1 “阳明心学”对冯梦龙“情教说”的影响 | 第18-21页 |
3.2 李贽“童心说”对冯梦龙“情教说”的影响 | 第21-23页 |
3.3 汤显祖“至情说”对冯梦龙“情教说”的影响 | 第23-26页 |
第四章 冯梦龙“情教说”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 | 第26-32页 |
4.1 “情教说”的形成过程 | 第26-28页 |
4.2 “情教说”的主要内容 | 第28-32页 |
第五章 “情教说”对冯梦龙创作实践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 第32-42页 |
5.1 “情教说”对冯梦龙创作实践的影响 | 第32-38页 |
5.1.1 崇尚进步的爱情观 | 第32-33页 |
5.1.2 反对传统的贞操观 | 第33-36页 |
5.1.3 尊重商人的价值观 | 第36-38页 |
5.2 “情教说”的历史评价 | 第38-42页 |
5.2.1 “情教说”的成就 | 第38-39页 |
5.2.2 “情教说”的不足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