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蟾附止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8页
    1. 中医学对癌性疼痛的认识第12-14页
        1.1 中医学对癌痛的论述第12页
        1.2 病因病机第12-14页
    2.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概况第14-22页
        2.1 辨证分型治疗癌痛第14-15页
        2.2 辨病治疗癌痛第15-18页
        2.3 癌痛的中医治法研究第18-22页
    3. 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机理研究第22-24页
        3.1 提高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第22页
        3.2 抗炎止痛第22-23页
        3.3 改善微循环第23页
        3.4 提高机体免疫力第23页
        3.5 其他镇痛机理第23-24页
    4. 现代医学对癌性疼痛的研究第24-28页
        4.1 癌性疼痛的概述第24页
        4.2 癌性疼痛的病因第24页
        4.3 癌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第24-25页
        4.4 癌性疼痛的治疗第25-2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8-36页
    1. 临床资料第28-29页
        1.1 病例选择第28页
        1.2 诊断标准第28-29页
    2. 研究方法第29-32页
        2.1 一般资料第29-31页
        2.2 治疗方法第31页
        2.3 观察及疗效评价标准第31-32页
    3.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32页
    4. 研究结果第32-35页
        4.1 疼痛减轻程度的比较第32-33页
        4.2 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的比较第33页
        4.3 奥施康定最终滴定剂量的比较第33页
        4.4 不良反应的比较第33-34页
        4.5 中医证候评分第34页
        4.6 Karnofsky评分第34页
        4.7 生活质量评分第34-35页
        4.8 安全性指标观察第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6-40页
    1. 蟾附止痛膏的组方依据、方义及配伍特色第36页
    2. 单味中药研究第36-38页
    3. 蟾附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的可能机理第38页
    4. 临床疗效探讨第38-40页
第四部分 结语第40-42页
    1. 结论第40页
    2. 不足与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第46-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良二至丸治疗围绝经期伴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恢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