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理论论文

联箱流量分配和气液两相流分离的数值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6页
        1.2.1 联箱流量分配第10-13页
        1.2.2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分离第13-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CFD简介及ANSYS CFX介绍第18-19页
    2.2 单相流场的数学模型/湍流模型第19-21页
        2.2.1 κ-ε模型第20页
        2.2.2 RNG κ-ε型第20页
        2.2.3 Reynolds Stress(雷诺应力)模型第20-21页
    2.3 多相流模型理论第21-22页
        2.3.1 非均相模型第21-22页
        2.3.2 均相模型第22页
    2.4 粒子传输模型第22-25页
        2.4.1 拉格朗日粒子跟踪模型第22-23页
        2.4.2 动量传递第23页
        2.4.3 传热与传质第23-24页
        2.4.4 颗粒-壁面相互作用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联箱单相流流量分配的数值模拟第26-45页
    3.1 研究对象、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第26-30页
        3.1.1 研究背景第26页
        3.1.2 模型的创建及网格的划分第26-28页
        3.1.3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第28-29页
        3.1.4 模拟正确性验证第29页
        3.1.5 网格数量对计算结果影响第29-30页
    3.2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3.2.1 流动参数及研究思路第30页
        3.2.2 无支管三通模型第30-33页
        3.2.3 带支管的三通联箱模型第33-36页
    3.3 变参数模拟研究第36-40页
        3.3.1 不同的材料第36-37页
        3.3.2 无旁通管第37-38页
        3.3.3 不同的分支管直径第38-39页
        3.3.4 不同的分支管角度第39-40页
    3.4 几何结构优化研究第40-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气液两相流分离的数值模拟第45-56页
    4.1 原理及结构第45-47页
    4.2 气液分离器的基本及特征参数第47-48页
        4.2.1 基本参数第47-48页
        4.2.2 特征参数第48页
    4.3 模拟参数第48-50页
        4.3.1 参数确定及模型选择第48-49页
        4.3.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第49-50页
    4.4 计算结果第50-54页
        4.4.1 颗粒轨迹第50-51页
        4.4.2 干度变化第51-53页
        4.4.3 压强分布第53页
        4.4.4 瞬态模拟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创新性第57页
    5.3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铅铋流动界面特性研究
下一篇:巨型框架柱的简化力学模型与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