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麦金泰尔美德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 第12-15页 |
(一)元伦理学的衰退 | 第12-13页 |
(二)规范伦理学的兴盛 | 第13-15页 |
二、麦金泰尔美德观的初步形成 | 第15-18页 |
(一)伦理与社会历史是内在相关的 | 第15-16页 |
(二)亚里士多德美德论具有普遍主义 | 第16页 |
(三)考察了西方社会道德历史的演变过程 | 第16-18页 |
三、麦金泰尔美德观的系统阐发 | 第18-32页 |
(一)麦金泰尔对现代西方道德现状的反思 | 第18-22页 |
1.道德论争的特征:不可公度性、非个人标准、多样的历史起源 | 第18-19页 |
2.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情感主义 | 第19-20页 |
3.道德危机的根源:启蒙筹划的失败 | 第20-21页 |
4.道德重建的选择:亚里士多德图式 | 第21-22页 |
(二)麦金泰尔对美德观的历史考察 | 第22-26页 |
1.英雄社会的美德观 | 第22-23页 |
2.雅典社会的美德观 | 第23-24页 |
3.中世纪的美德观 | 第24-25页 |
4.近现代社会的美德观 | 第25-26页 |
(三)麦金泰尔美德观建构的主要关系 | 第26-32页 |
1.美德与实践 | 第26-28页 |
2.美德与行为者的整体性 | 第28-30页 |
3.美德与传统 | 第30-32页 |
四、麦金泰尔美德观的发展完善 | 第32-39页 |
(一)正义与合理性的历史重述 | 第32-35页 |
(二)托马斯主义探究观的优越性 | 第35页 |
(三)美德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础 | 第35-39页 |
1.依赖的脆弱性 | 第36-37页 |
2.独立的实践推理者 | 第37页 |
3.美德 | 第37-39页 |
五、麦金泰尔美德观的历史地位 | 第39-44页 |
(一)麦金泰尔美德观的理论贡献 | 第39-40页 |
1.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重拾美德 | 第39页 |
2.从人类生物学意义上赋予美德新的功能 | 第39-40页 |
3.采用美德伦理的历史叙事方法 | 第40页 |
(二)麦金泰尔美德观的理论缺陷 | 第40-44页 |
1.对启蒙运动的评判过于激进 | 第40-41页 |
2.对现代多元伦理状况的认识存在误差 | 第41-42页 |
3.对“应当寻求何种美德”没有充分解释和论证 | 第42页 |
4.对历史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解释存在逻辑矛盾 | 第42-44页 |
六、麦金泰尔美德观的现实意义 | 第44-47页 |
(一)有利于生活实践的内在性 | 第44页 |
(二)有利于自我美德的整合性 | 第44-45页 |
(三)有利于个体美德与群体规范的互补性 | 第45页 |
(四)有利于传统美德的再生性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