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一、皮层肌动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 | 第15-2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6-22页 |
1.1.1 病例资料 | 第16页 |
1.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见表1.1) | 第16-17页 |
1.1.3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1.1.4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1.2 结果 | 第22-24页 |
1.3 讨论 | 第24-25页 |
1.4 小结 | 第25-26页 |
二、皮层肌动蛋白在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 第26-39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6-32页 |
2.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见表2.1) | 第26-28页 |
2.1.2 细胞培养及实验分组 | 第28页 |
2.1.3 转染 | 第28-29页 |
2.1.4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29页 |
2.1.5 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 | 第29页 |
2.1.6 RNA的提取 | 第29页 |
2.1.7 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 | 第29-30页 |
2.1.8 Transwel I细胞侵袭实验 | 第30-31页 |
2.1.9 细胞迁移实验 | 第31-32页 |
2.1.10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2.2 结果 | 第32-35页 |
2.3 讨论 | 第35-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三、皮层肌动蛋白促进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可能机制 | 第39-55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40-46页 |
3.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3.1.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40-41页 |
3.1.3 转染 | 第41页 |
3.1.4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抑制皮层肌动蛋白表达后片状伪足的变化 | 第41-42页 |
3.1.5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三种人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变化: | 第42页 |
3.1.6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皮层肌动蛋白与Arp2/3复合体在肢质瘤细胞内的分布。 | 第42页 |
3.1.7 免疫共沉淀 | 第42-46页 |
3.1.8 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沉淀获得的复合物。 | 第46页 |
3.1.9 统计学方法 | 第46页 |
3.2 结果 | 第46-53页 |
3.3 讨论 | 第53-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综述 | 第64-76页 |
综述引用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