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农村征地问题研究--以J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0.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0.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0.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4.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页 |
1.1.1 失地农民 | 第14页 |
1.1.2 农村征地 | 第14页 |
1.2 可行能力理论内涵 | 第14-16页 |
1.3 可行能力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2 J 市农村征地现状及问题 | 第18-24页 |
2.1 J 市农村征地现状 | 第18-19页 |
2.2 J 市农村征地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2.2.1 征地程序不合理 | 第19-20页 |
2.2.2 征地补偿标准低 | 第20页 |
2.2.3 征地补偿方式单一且不合理 | 第20-21页 |
2.2.4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 第21-22页 |
2.2.5 征地过程存在暗箱操作 | 第22-24页 |
3 J 市农村征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3.1 政治参与自由缺失 | 第24-25页 |
3.2 经济条件弱势 | 第25-26页 |
3.3 教育及就业机会不足 | 第26-27页 |
3.4 征地过程公开性缺失 | 第27-28页 |
3.5 养老医疗缺乏保障 | 第28-30页 |
4 可行能力视角下 J 市农村征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30-39页 |
4.1 确保失地农民政治参与自由和权利 | 第30-32页 |
4.1.1 保障失地农民的知情权 | 第30-31页 |
4.1.2 维护失地农民参与权 | 第31页 |
4.1.3 健全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 第31-32页 |
4.2 改善失地农民经济条件 | 第32-33页 |
4.2.1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 第32-33页 |
4.2.2 确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分配机制 | 第33页 |
4.2.3 建立多样化征地补偿方式 | 第33页 |
4.3 完善教育就业体系 | 第33-35页 |
4.3.1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 | 第33-34页 |
4.3.2 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 | 第34-35页 |
4.4 提高征地过程的信息公开透明度 | 第35-37页 |
4.4.1 规范征地程序 | 第35-36页 |
4.4.2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 第36页 |
4.4.3 加强对征地过程权力运行的监督 | 第36-37页 |
4.5 提高失地农民的防护性保障 | 第37-39页 |
4.5.1 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 第37页 |
4.5.2 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体系 | 第37-38页 |
4.5.3 健全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