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1.5.1 文献阅读及材料分析 | 第12页 |
1.5.2 现场调研 | 第12页 |
1.5.3 归纳总结 | 第12页 |
1.6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2 视觉文化研究概述 | 第14-24页 |
2.1 视觉文化的起源 | 第14-16页 |
2.1.1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6页 |
2.1.2 视觉文化的当代表现 | 第16页 |
2.2 视觉文化的内涵 | 第16-20页 |
2.2.1 视觉文化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2 视觉生理模式 | 第17-19页 |
2.2.3 视觉心理模式 | 第19-20页 |
2.3 视觉文化的价值取向 | 第20-24页 |
2.3.1 视觉文化的多元属性 | 第20-21页 |
2.3.2 视觉文化的双重取向 | 第21页 |
2.3.3 视觉文化的人文价值 | 第21-24页 |
3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的构建 | 第24-34页 |
3.1 城市视觉文化的涵义 | 第24-25页 |
3.1.1 易别性 | 第24-25页 |
3.1.2 差异性 | 第25页 |
3.1.3 对应性 | 第25页 |
3.1.4 象征性 | 第25页 |
3.2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的创建 | 第25-30页 |
3.2.1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的创建原则 | 第25-29页 |
3.2.2 城市视觉文化的载体 | 第29-30页 |
3.3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 | 第30-34页 |
3.3.1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依据 | 第30-31页 |
3.3.2 形式美标准 | 第31-32页 |
3.3.3 功能标准 | 第32-33页 |
3.3.4 生态标准 | 第33-34页 |
4 周口市城市建筑的视觉文化策略研究 | 第34-50页 |
4.1 周口市城市环境因素 | 第34-36页 |
4.1.1 地理位置 | 第34页 |
4.1.2 人文环境 | 第34页 |
4.1.3 历史建筑环境 | 第34-36页 |
4.2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现状分析 | 第36-42页 |
4.2.1 从视觉文化角度分析 | 第36-39页 |
4.2.2 从构建城市视觉文化系统原则角度分析 | 第39-41页 |
4.2.3 从构建城市视觉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角度分析 | 第41-42页 |
4.3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形象的构建 | 第42-45页 |
4.3.1 构建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形象的指导思想 | 第42页 |
4.3.2 构建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形象的方法 | 第42-45页 |
4.4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控制模式 | 第45-50页 |
4.4.1 形式美学模式 | 第45页 |
4.4.2 生态模式 | 第45-48页 |
4.4.3 心理模式 | 第48-50页 |
5 周口市区域视觉文化应用分析—以周口东新区建设为例 | 第50-56页 |
5.1 新区背景资料 | 第50-51页 |
5.1.1 新区的地理位置 | 第50页 |
5.1.2 新区现状分析 | 第50-51页 |
5.2 新区规划理念和设计模式 | 第51-52页 |
5.3 新区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意见 | 第52-56页 |
5.3.1 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5.3.2 城市视觉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53-56页 |
6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