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序言第12-16页
    (一) 选题意义第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写作思路第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第14-15页
    (五) 可能创新点第15-16页
一、马克思的幸福观的基本内容第16-36页
    (一) 马克思幸福观的历史考察第16-25页
        1. 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第16-18页
        2.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第18-21页
        3. 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第21-25页
    (二) 马克思幸福观界定幸福的基本维度第25-30页
        1. 人的需要与幸福第25-26页
        2. 实践活动与幸福第26-27页
        3. 人的自由与幸福第27-28页
        4. 爱情、婚姻与幸福第28-30页
    (三)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涵第30-32页
        1. 幸福的含义第30-31页
        2. 幸福观的含义第31页
        3.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涵第31-32页
    (四)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特征第32-36页
        1. 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第32-33页
        2. 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第33-34页
        3. 幸福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第34页
        4. 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统一第34-35页
        5. 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第35-36页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幸福观构建面临的现实挑战第36-42页
    (一) 当前中国社会的幸福观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第36-39页
        1. 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幸福观第36-37页
        2. 好逸恶劳的享乐主义幸福观第37-38页
        3. 缺乏奉献精神的利己主义幸福观第38-39页
        4. 破坏生态环境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功利主义幸福观第39页
    (二) 当前中国社会幸福观不良倾向存在的原因第39-42页
        1.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谋生的手段第39-40页
        2. 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价值观的失范第40页
        3. 我国现阶段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客观存在第40-41页
        4.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异化第41-42页
三、践行马克思幸福观的现实意义第42-50页
    (一) 马克思幸福观对个人追求幸福的启示第42-44页
        1. 树立远大理想是实现幸福的人生航标第42页
        2. 服务人民、造福社会是人生的最大幸福第42-43页
        3. 在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是实现幸福的基本路径第43-44页
    (二) 马克思幸福观对指导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第44-47页
        1. 造福人民,坚定理想信念第44-45页
        2. 与时俱进,提高执政水平第45-46页
        3. 洁身自好,保持清正廉洁第46-47页
    (三) 马克思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第47-50页
        1.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梦第47页
        2.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幸福梦第47-48页
        3. 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皇侃老学观--以《论语义疏》为例
下一篇: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