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景观改善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来源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案例研究及分析 | 第12-15页 |
1.3.1 国内案例研究及分析 | 第12-13页 |
1.3.2 国外案例研究及分析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 城市交通广场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7-18页 |
2.1.1 交通枢纽 | 第17页 |
2.1.2 站前广场 | 第17页 |
2.1.3 地域化 | 第17-18页 |
2.1.4 景观设计研究 | 第18页 |
2.2 站前广场的基本功能 | 第18-19页 |
2.2.1 乘客集散功能 | 第18页 |
2.2.2 服务功能 | 第18页 |
2.2.3 景观功能 | 第18-19页 |
2.2.4 交通流线组织功能 | 第19页 |
2.3 影响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因素 | 第19-20页 |
2.3.1 自然因素 | 第19页 |
2.3.2 人文因素 | 第19-20页 |
2.3.3 形式要素 | 第20页 |
2.4 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20-23页 |
2.4.1 人性化 | 第20-21页 |
2.4.2 本土化 | 第21页 |
2.4.3 审美化 | 第21页 |
2.4.4 功能化 | 第21-22页 |
2.4.5 时代化 | 第22-23页 |
3 成都各大客运站考察分析 | 第23-28页 |
3.1 成都东客站 | 第23-25页 |
3.1.1 交通流线组织 | 第23-24页 |
3.1.2 广场景观配套设施 | 第24-25页 |
3.1.3 广场景观功能分析 | 第25页 |
3.2 成都昭觉寺车站 | 第25-28页 |
3.2.1 交通流线组织 | 第25-27页 |
3.2.2 广场景观配套设施 | 第27页 |
3.2.3 广场景观功能分析 | 第27-28页 |
4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 第28-36页 |
4.1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的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4.1.1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区位条件 | 第28-30页 |
4.1.2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交通流线 | 第30-31页 |
4.1.3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景观分析 | 第31页 |
4.1.4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4.1.5 茶店子客运站已有改建开发政策 | 第32页 |
4.1.6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问卷调查 | 第32-33页 |
4.2 茶店子客运站日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1 为客运站注入新的活力 | 第33-34页 |
4.2.2 实现无缝接驳 | 第34页 |
4.2.3 打造本土地域特色景观 | 第34页 |
4.3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景观改善的可行性研究 | 第34-36页 |
4.3.1 社会效益 | 第34-35页 |
4.3.2 经济效益 | 第35页 |
4.3.3 人文效益 | 第35页 |
4.3.4 环境效益 | 第35-36页 |
5 茶店子客运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实践 | 第36-50页 |
5.1 交通流线组织设计 | 第36-39页 |
5.1.1 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设计 | 第36-38页 |
5.1.2 站前广场内部交通设计 | 第38-39页 |
5.2 广场功能分区设计 | 第39-41页 |
5.2.1 集散中心 | 第39-40页 |
5.2.2 休憩绿化区 | 第40-41页 |
5.3 广场景观设计分析 | 第41-50页 |
5.3.1 地面铺装 | 第41-42页 |
5.3.2 植物搭配 | 第42-43页 |
5.3.3 景观设施 | 第43-44页 |
5.3.4 景观节点分析 | 第44-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