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稀土催化体系的概况 | 第11-20页 |
·稀土催化剂的历史回顾 | 第11-12页 |
·稀土催化剂概述 | 第12-13页 |
·稀土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稀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分子量分布可控 | 第16页 |
·引入添加剂 | 第16-17页 |
·均相 | 第17-18页 |
·负载化 | 第18-19页 |
·稀土催化聚合双烯烃机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异戊二烯的概况 | 第20-26页 |
·聚异戊二烯的发展 | 第20-22页 |
·国际情况 | 第20-21页 |
·国内情况 | 第21-22页 |
·异戊橡胶的性能 | 第22页 |
·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对Tg 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结晶性的影响 | 第24页 |
·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分子量及其分布对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凝胶对性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稀土催化剂合成聚异戊二烯的进展 | 第26-28页 |
·活性聚合 | 第28-29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30页 |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过程 | 第3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页 |
·聚合方法 | 第31页 |
·电导率κ的测定 | 第31页 |
·测试方法 | 第31-34页 |
·催化效率及聚合转化率的测定 | 第31页 |
·粘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微观结构及其含量的测定 | 第32-34页 |
·~1H-NMR 实验 | 第32-33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71页 |
·ND(I-OCTA)_3-AL(I-BU)_3-ALCL_3 催化体系 | 第34-57页 |
·Nd(i-octa)_3-Al(i-Bu)_3-AlC1_3 催化体系用于Ip 聚合规律的研究 | 第35-46页 |
·AlC13 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 | 第36页 |
·陈化方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Al/Nd 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Cl/Nd 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陈化温度和陈化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陈化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添加少量单体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聚合的影响 | 第44-45页 |
·单体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 第45-46页 |
·体系聚合特征的考察 | 第46-50页 |
·聚合条件对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0-55页 |
·催化剂用量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51页 |
·聚合温度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单体浓度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其它聚合条件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54页 |
·分子量分布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ND(I-OCTA)_3-AL(I-BU)_3-CCL_4 催化体系 | 第57-66页 |
·催化剂各组分加料顺序对聚合的影响 | 第58-60页 |
·Al/Nd 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0页 |
·Cl/Nd 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陈化温度和陈化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讨论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电导率实验 | 第66-71页 |
·单组分非水体系的电导率 | 第66-67页 |
·催化体系双组分溶液的电导率 | 第67-68页 |
·催化体系三组分溶液的电导率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