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2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新颖之处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第二章 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分析 | 第12-17页 |
·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2-13页 |
·公共需求论 | 第13页 |
·公共支出论 | 第13-14页 |
·财政的特征与职能 | 第14-17页 |
·财政的特征 | 第14-15页 |
·财政的职能 | 第15-17页 |
第三章 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现状与问题 | 第17-25页 |
·日照市财政支农概况 | 第17-20页 |
·日照市财政支农规模绝对量增长,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波动频繁 | 第17-18页 |
·日照市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变动情况 | 第18-20页 |
·日照市农民增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20-24页 |
·日照市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日照市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 第21-24页 |
·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日照市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5-37页 |
·模型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5页 |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财政支农投入总额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关系 | 第26-31页 |
·变量之间的单位根检验 | 第26-28页 |
·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 第28-29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29-30页 |
·研究结论 | 第30-31页 |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与财政支农投入相关度较高的原因 | 第31-37页 |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农民自主增收能力弱 | 第31页 |
·单户经营,人均耕地面积不均匀,规模效益不能显现 | 第31-33页 |
·农业本身先天弱质性特点的需要 | 第33页 |
·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财政金融支持 | 第33-37页 |
第五章 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 第37-45页 |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国外的具体财政支农政策 | 第37-39页 |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对我国农民增收的启示 | 第39-40页 |
·日照市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稳步增长 | 第40-41页 |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合理安排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重点 | 第41-43页 |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振兴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 第43-44页 |
·完善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机制,抓好内部管理,保证支农资金真正到位 | 第44页 |
·建立完善、详尽的农业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简要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45-47页 |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不足与建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