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 | 第13-21页 |
2.1 基于网络的区域性移动管理PMIPv6 | 第13-15页 |
2.1.1 PMIPv6的原理 | 第13-14页 |
2.1.2 PMIPv6的工作机制 | 第14-15页 |
2.2 IEEE 802.21介质独立切换协议(MIH) | 第15-17页 |
2.3 主机标识协议(HIP) | 第17-20页 |
2.3.1 HIP基本交换过程 | 第18-19页 |
2.3.2 引入RVS,DNS后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 第19页 |
2.3.3 HIP位置更新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于MIH的PMIP域间切换技术 | 第21-46页 |
3.1 引言 | 第21-22页 |
3.2 分层的PMIPv6域间切换技术 | 第22-24页 |
3.2.1 网络拓扑图 | 第22页 |
3.2.2 基于分层的PMIPv6域间切换技术 | 第22-24页 |
3.3 基于MIH的改进型PMIPv6域间无缝切换 | 第24-30页 |
3.3.1 基于MIH的PMIPv6域间切换网络拓扑分析 | 第24-25页 |
3.3.2 域内切换场景分析 | 第25-26页 |
3.3.3 域间切换场景分析 | 第26-27页 |
3.3.4 基于MIH的PMIPv6域间切换及性能分析 | 第27-30页 |
3.4 有认证功能的基于MIH的PMIPv6域间切换 | 第30-31页 |
3.5 基于MIH的域间切换技术模块划分及其状态机分析 | 第31-38页 |
3.5.1 接口描述 | 第31-35页 |
3.5.2 AAA模块状态 | 第35页 |
3.5.3 pmip模块的状态转移 | 第35-36页 |
3.5.4 MIHF模块的状态转移 | 第36页 |
3.5.5 程序伪代码 | 第36-38页 |
3.6 域间切换技术的时延分析 | 第38-41页 |
3.7 域间切换信令开销分析 | 第41-45页 |
3.7.1 信令开销及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3.7.2 切换性能分析 | 第43-4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HIP的分布式移动管理技术 | 第46-69页 |
4.1 引言 | 第46-48页 |
4.2 一种基于主机标识协议(HIP)的分布式移动管理 | 第48-54页 |
4.2.1 网络拓扑介绍 | 第48页 |
4.2.2 基于HIP的分布式网关设计思想 | 第48-50页 |
4.2.3 绑定内存条目BCE扩展 | 第50页 |
4.2.4 I1消息的扩展 | 第50-51页 |
4.2.5 域内切换 | 第51-52页 |
4.2.6 域间切换 | 第52-53页 |
4.2.7 基于HIP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技术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4.3 模块划分及状态机分析 | 第54-61页 |
4.3.1 模块划分 | 第54-57页 |
4.3.2 Access模块状态机 | 第57-58页 |
4.3.3 PMIP模块的状态机 | 第58-59页 |
4.3.4 HIP模块的状态机 | 第59-60页 |
4.3.5 DNS模块的状态机 | 第60-61页 |
4.4 信令开销分析 | 第61-64页 |
4.4.1 位置更新信令开销 | 第62-63页 |
4.4.2 绑定更新信令开销 | 第63页 |
4.4.3 呼叫递交信令开销 | 第63页 |
4.4.4 总的信令开销 | 第63-64页 |
4.5 方案信令开销仿真 | 第64-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5.1 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
5.2 下一步工作要点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