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基于聚氨酯形变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聚氨酯形变检测方法 | 第11页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11-13页 |
2 聚氨酯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 第13-27页 |
2.1 直方图均衡化 | 第13-14页 |
2.2 小波变换 | 第14-17页 |
2.2.1 基于小波变换的增强和去噪 | 第14-16页 |
2.2.2 双正交小波进行图像增强 | 第16-17页 |
2.3 本文基于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和HSV模型的聚氨酯图像增强算法 | 第17-25页 |
2.3.1 Contourlet变换 | 第17-21页 |
2.3.1.1 LP变换 | 第18页 |
2.3.1.2 方向滤波器组 | 第18-21页 |
2.3.2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 | 第21-23页 |
2.3.2.1 非抽样LP | 第21-22页 |
2.3.2.2 非抽样方向滤波器组 | 第22-23页 |
2.3.3 HSV模型 | 第23页 |
2.3.4 本文基于NSCT的图像增强算法 | 第23-25页 |
2.4 本文图像增强结果分析和对比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标尺区域定位和倾斜矫正 | 第27-40页 |
3.1 边缘检测的目的和常用算法 | 第27-30页 |
3.1.1 一阶梯度算子法 | 第27-29页 |
3.1.2 拉普拉斯算子 | 第29-30页 |
3.2 标尺区域的定位 | 第30-32页 |
3.3 倾斜类型及矫正方法 | 第32-38页 |
3.3.1 倾斜类型 | 第32页 |
3.3.2 倾斜矫正方法 | 第32-33页 |
3.3.3 Hough变换 | 第33-34页 |
3.3.4 坐标轴旋转原理 | 第34页 |
3.3.5 本文基于矩形框匹配的倾斜矫正原理 | 第34-36页 |
3.3.6 本文倾斜矫正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聚氨酯图像分割 | 第40-49页 |
4.1 Ostu算法 | 第40-42页 |
4.2 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 | 第42页 |
4.3 本文基于Markov随机场和FCM的分割方法 | 第42-44页 |
4.3.1 Markov随机场理论 | 第42-43页 |
4.3.1.1 一维Markov随机场理论 | 第42页 |
4.3.1.2 二维Markov随机场理论 | 第42-43页 |
4.3.2 基于Markov随机场和FCM的分割方法 | 第43-44页 |
4.4 聚氨酯图像分割结果 | 第44-46页 |
4.5 数学形态学处理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聚氨酯形变检测 | 第49-56页 |
5.1 本文实验装置系统 | 第49-50页 |
5.2 聚氨酯面积的计算步骤 | 第50-52页 |
5.3 用Origin软件和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 第52-54页 |
5.3.1 电压对介电弹性体材料驱动的机理 | 第52页 |
5.3.2 聚氨酯电致应变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本文工作及成果总结 | 第56页 |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