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水泥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磷酸镁水泥水化硬化及水化产物稳定性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1-29页
    1.1 磷酸镁水泥及其研究发展趋势第11-17页
    1.2 磷酸镁水泥水化与硬化研究现状第17-24页
    1.3 磷酸镁水泥体积稳定性和水化产物稳定性研究进展第24-27页
    1.4 本文研究工作提出第27页
    1.5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27-29页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9-33页
    2.1 原材料第29-30页
    2.2 试验方法第30-33页
3 磷酸镁水泥水化特性第33-57页
    3.1 磷酸镁水泥水化理论用水量第33-37页
        3.1.1 完全水化下P/M与W/C的关系第33-35页
        3.1.2 B/M值对理论用水量的影响第35-37页
    3.2 凝结时间和工作性第37-40页
        3.2.1 P/M与W/C值对凝结时间和工作性影响第37-39页
        3.2.2 B/M值对凝结时间和工作性影响第39-40页
    3.3 水化温升历程第40-49页
        3.3.1 理论水化放热量第40-41页
        3.3.2 P/M与W/C值对水化温升影响第41-46页
        3.3.3 B/M值对水化温升影响第46-49页
    3.4 磷酸镁水泥水化过程及硼砂作用机理第49-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磷酸镁水泥水化产物与微观结构形成第57-85页
    4.1 水化产物第57-69页
        4.1.1 P/M与W/C值对水化产物影响第57-65页
        4.1.2 B/M值对水化产物影响第65-69页
    4.2 微观结构的形成第69-82页
        4.2.1 P/M与W/C值对微观结构影响第69-78页
        4.2.2 B/M值对微观结构影响第78-82页
    4.3 本章小结第82-85页
5 磷酸镁水泥强度发展第85-99页
    5.1 P/M与W/C值对强度发展影响第85-91页
        5.1.1 磷酸铵镁水泥体系第85-88页
        5.1.2 磷酸钾镁水泥体系第88-91页
    5.2 B/M值对强度发展影响第91-93页
        5.2.1 磷酸铵镁水泥体系第91-92页
        5.2.2 磷酸钾镁水泥体系第92-93页
    5.3 硬化磷酸镁水泥在水中的强度变化第93-97页
        5.3.1 磷酸铵镁水泥体系第93-94页
        5.3.2 磷酸钾镁水泥体系第94-97页
    5.4 本章小结第97-99页
6 磷酸镁水泥体积变化第99-119页
    6.1 P/M与W/C值对体积变化影响第99-108页
        6.1.1 磷酸铵镁水泥体系第99-103页
        6.1.2 磷酸钾镁水泥体系第103-108页
    6.2 B/M值对体积变化影响第108-111页
        6.2.1 磷酸铵镁水泥体系第108-110页
        6.2.2 磷酸钾镁水泥体系第110-111页
    6.3. 硬化磷酸镁水泥在水中的体积变化第111-117页
        6.3.1 磷酸铵镁水泥体系第111-113页
        6.3.2 磷酸钾镁水泥体系第113-117页
    6.4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7 水化产物稳定性第119-137页
    7.1 水化产物在水中的稳定性第119-131页
        7.1.1 水化产物随pH值的溶解性第119-127页
        7.1.2 磷酸镁水泥石浸出液pH值第127-131页
        7.1.3 磷酸镁水泥耐水性机理分析第131页
    7.2 水化产物的热稳定性第131-136页
        7.2.1 Struvite及磷酸铵镁水泥石的热稳定性第131-134页
        7.2.2 K-Struvite及磷酸钾镁水泥石的热稳定性第134-136页
    7.3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8 结论和展望第137-139页
    8.1 结论第137-138页
    8.2 展望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1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量质分析的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技术优化研究
下一篇:土石混合料宏细观力学特性及非线性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