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护法令论文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一章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概述第14-21页
    一、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相关概念之界定第14-16页
        (一) 高温天气作业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二)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概念的界定第15页
        (三)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身份的认定第15-16页
    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立法的梳理第16-18页
        (一)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立法沿革第16页
        (二) 目前我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立法状况第16-18页
    三、《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规定第18-21页
        (一)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内容第18-19页
        (二)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管理与监督第19-20页
        (三)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救济第20-21页
第二章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法理基础第21-29页
    一、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本质——实现职业安全权第21-24页
        (一) 职业安全权的含义及性质第21-22页
        (二) 职业安全权的价值分析第22-23页
        (三)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保障职业安全权的体现第23-24页
    二、高温津贴纳入职业安全权之探讨第24-29页
        (一) 高温津贴纳入职业安全权是明确立法目的的需要第25-26页
        (二) 高温津贴纳入职业安全权是合理确定津贴标准的需要第26页
        (三) 高温津贴纳入职业安全权是保障政策落实的需要第26-29页
第三章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现状及问题第29-37页
    一、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现状第29-30页
    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第30-37页
        (一)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立法上的缺失第30-34页
        (二)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监管上的缺失第34-35页
        (三)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救济上的缺失第35-37页
第四章 完善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建议第37-45页
    一、完善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立法,弥补法律漏洞第37-41页
        (一) 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法律标准第37页
        (二) 突破“用人单位”的束缚,扩大保护对象的范围第37-39页
        (三) 高温津贴转变为高温劳动保护费,设立专项账户保障发放第39-40页
        (四) 完善高温停工规定,确立补偿机制第40-41页
    二、构建内外结合、高效统一的监管体系第41-43页
        (一) 外部上实现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统一第41-42页
        (二) 内部上设立高温专职管理人员,并落实工会的职能第42-43页
        (三) 完善处罚措施,保障监管落到实处第43页
    三、完善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救济方式第43-45页
        (一) 建立完善的行政救济渠道第43-44页
        (二) 完善司法救济,减轻劳动者举证责任第44页
        (三) 加强舆论监督,保证权益实现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家庭护理风险的法律审视及防范对策研究
下一篇:反恐怖主义与人权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