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滑板的技术进展 | 第10-15页 |
1.2.1 滑动水口的出现及作用 | 第10-11页 |
1.2.2 滑板的发展及性能 | 第11-13页 |
1.2.3 滑板的损毁机理 | 第13-15页 |
1.2.4 滑板的研究方向 | 第15页 |
1.3 Ti_3SiC_2陶瓷材料 | 第15-20页 |
1.3.1 Ti_3SiC_2陶瓷材料的结构与基本特性 | 第15-17页 |
1.3.2 Ti_3SiC_2陶瓷材料的性能 | 第17-18页 |
1.3.3 Ti_3SiC_2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3.4 Ti_3SiC_2及 Ti_3SiC_2基复合材料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1.4 Ti_3SiC_2的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 第20-22页 |
1.4.1 Ti_3SiC_2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 第20-21页 |
1.4.2 Ti_3SiC_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第21-22页 |
1.5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 | 第22-24页 |
1.5.1 Ti_3SiC_2/Al_2O_3复合材料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2 Ti_3SiC_2/Al_2O_3复合材料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试样制备与材料表征 | 第26-32页 |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26-27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2.2 试样制备 | 第27-28页 |
2.2.1 原料准备 | 第27页 |
2.2.2 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2.2.3 基质相组成方案 | 第28页 |
2.3 性能检测 | 第28-30页 |
2.3.1 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测试 | 第28-29页 |
2.3.2 耐压强度的测定 | 第29页 |
2.3.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30页 |
2.3.4 扫描电子显微结构分析(SEM)和能谱分析 | 第30页 |
2.4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3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 第32-48页 |
3.1 原料体系、烧成温度对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 | 第32-40页 |
3.1.1 物相分析 | 第32-35页 |
3.1.2 显微结构分析 | 第35-38页 |
3.1.3 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 | 第38-39页 |
3.1.4 耐压强度 | 第39-40页 |
3.2 基质相组成对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 | 第40-45页 |
3.2.1 物相分析 | 第40-42页 |
3.2.2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3.2.3 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 | 第44-45页 |
3.2.4 耐压强度 | 第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4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强度的改进研究 | 第48-64页 |
4.1 结合剂含量对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强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4.1.1 前言 | 第48页 |
4.1.2 实验方案 | 第48页 |
4.1.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8-51页 |
4.2 聚乙烯醇结合剂对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强度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1 前言 | 第51页 |
4.2.2 实验方案 | 第51-52页 |
4.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2-54页 |
4.3 颗粒级配对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强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4.3.1 前言 | 第54-55页 |
4.3.2 实验方案 | 第55页 |
4.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5-56页 |
4.4 掺 Al 对 Ti_3SiC_2结合刚玉材料强度的影响 | 第56-62页 |
4.4.1 前言 | 第56页 |
4.4.2 实验方案 | 第56页 |
4.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6-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5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