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TiO_2光催化技术 | 第12-13页 |
1.3 光催化燃料电池(PFC)技术 | 第13-15页 |
1.4 TiO_2光阳极材料在PFC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1.4.1 传统TiO_2薄膜光阳极 | 第16页 |
1.4.2 TiO_2纳米阵列光阳极 | 第16-18页 |
1.4.3 改性TiO_2光阳极 | 第18-19页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2.1 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试剂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2.1 电极制备 | 第22-23页 |
2.2.2 主要表征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2.3 PFC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2.2.4 染料色度测定及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26-27页 |
3 C-TiO_2/Ti-Cu_2O/Cu PFC性能研究 | 第27-41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PFC可见光响应 | 第27-28页 |
3.3 C-TiO_2/Ti电极的分析 | 第28-32页 |
3.3.1 C-TiO_2的XRD分析 | 第28-29页 |
3.3.2 C-TiO_2的XPS分析 | 第29-30页 |
3.3.3 C-TiO_2的UV-VisDRS分析 | 第30-31页 |
3.3.4 C-TiO_2的TG分析 | 第31-32页 |
3.4 不同PFC的性能 | 第32-34页 |
3.5 C-TiO_2/Ti阳极制备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3.6 处理条件对PFC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3.6.1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2 染料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36-37页 |
3.7 PFC处理罗丹明过程中的UV-Vis分析 | 第37-38页 |
3.8 PFC的稳定性 | 第38-40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Bi-TiO_2/Ti-Cu_2O/Cu PFC性能研究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PFC可见光响应 | 第41-42页 |
4.3 Bi-TiO_2/Ti电极的表征 | 第42-45页 |
4.3.1 Bi-TiO_2的XRD分析 | 第42-43页 |
4.3.2 Bi-TiO_2的XPS分析 | 第43-44页 |
4.3.3 Bi-TiO_2的UV-VisDRS分析 | 第44-45页 |
4.4 不同PFC的性能 | 第45-47页 |
4.5 Bi-TiO_2/Ti阳极制备条件优化 | 第47-48页 |
4.6 处理条件对PFC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4.6.1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6.2 染料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4.7 PFC处理罗丹明过程中的UV-Vis分析 | 第49-50页 |
4.8 PFC的稳定性 | 第50-52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C,Bi-TiO_2/Ti-Cu_2O/Cu PFC性能研究 | 第53-67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PFC可见光响应 | 第53-54页 |
5.3 C,Bi-TiO_2/Ti电极的表征 | 第54-58页 |
5.3.1 C,Bi-TiO_2的XRD分析 | 第54-55页 |
5.3.2 C,Bi-TiO_2的XPS分析 | 第55-57页 |
5.3.3 C,Bi-TiO_2的UV-VisDRS分析 | 第57-58页 |
5.4 不同电极的PFC性能 | 第58-60页 |
5.5 C,Bi-TiO_2/Ti阳极制备条件优化 | 第60-61页 |
5.6 处理条件对PFC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5.6.1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1页 |
5.6.2 染料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61-62页 |
5.7 PFC处理罗丹明过程中的UV-Vis分析 | 第62-63页 |
5.8 PFC的稳定性 | 第63-65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