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 | 第10-22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 | 第11-13页 |
·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网络舆论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论的关系概述 | 第16-17页 |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概述 | 第17-19页 |
·选择"湖北邓玉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形成、议题及特征分析 | 第22-39页 |
·"湖北巴东邓玉娇事件"回顾 | 第22-23页 |
·"邓玉娇事件"中网络舆论形成过程分析 | 第23-26页 |
·"邓玉娇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议题研究 | 第26-36页 |
·网络舆论议题的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7页 |
·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 | 第27-34页 |
·网络舆论议题分析 | 第34-36页 |
·"邓玉娇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特征分析 | 第36-39页 |
·网络舆论与官方舆论之间存在冲突 | 第36-37页 |
·网络舆论存在"非理性"倾向 | 第37页 |
·网络舆论存在"群体极化"倾向 | 第37-38页 |
·网络舆论存在"道德至上"倾向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作用及隐患 | 第39-44页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 第39-41页 |
·网络舆论有利于疏导民众的负面情绪 | 第39-40页 |
·网络舆论有利于对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监督 | 第40-41页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存在隐患 | 第41-44页 |
·警惕"群体极化"现象 | 第41-42页 |
·警惕"网络舆论绑架"及"人肉搜索"现象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 第44-50页 |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主体 | 第44-45页 |
·主流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 | 第44页 |
·政府 | 第44-45页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 第45-50页 |
·以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为主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 第45-47页 |
·以政府为主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 第47-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