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半脆弱数字水印及全息水印 | 第17-34页 |
2.1 数字水印概述 | 第17页 |
2.2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2.3 半脆弱数字水印 | 第18-24页 |
2.3.1 半脆弱水印的基本框架模型 | 第18-19页 |
2.3.2 半脆弱水印的算法分类 | 第19-21页 |
2.3.3 半脆弱水印攻击类型 | 第21-22页 |
2.3.4 半脆弱数字水印评价指标 | 第22-24页 |
2.3.5 半脆弱水印设计要求 | 第24页 |
2.4 全息水印 | 第24-27页 |
2.4.1 光学全息概述 | 第25页 |
2.4.2 波前记录 | 第25-26页 |
2.4.3 波前再现 | 第26-27页 |
2.5 计算全息 | 第27-28页 |
2.5.1 计算全息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5.2 计算全息的优点 | 第28页 |
2.6 菲涅耳计算全息 | 第28-33页 |
2.6.1 菲涅耳计算全息记录原理 | 第28-30页 |
2.6.2 菲涅耳计算全息再现原理 | 第30页 |
2.6.3 菲涅耳积分傅里叶变换算法 | 第30-31页 |
2.6.4 菲涅耳计算全息图的制作 | 第31-32页 |
2.6.5 菲涅耳计算全息的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菲涅耳全息的图像认证水印算法 | 第34-43页 |
3.1 相关原理 | 第34-37页 |
3.1.1 人类视觉模型(HVS) | 第34-35页 |
3.1.2 奇异值分解 | 第35-36页 |
3.1.3 Logistic混沌映射 | 第36-37页 |
3.2 基于菲涅耳全息的图像认证水印 | 第37-42页 |
3.2.1 水印的嵌入及水印的提取 | 第37-38页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3.2.3 结论 | 第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全息的半脆弱图像认证及恢复水印算法 | 第43-60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有关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分析 | 第43-44页 |
4.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44-50页 |
4.3.1 小波变换 | 第44-47页 |
4.3.2 Arnold置乱 | 第47-48页 |
4.3.3 格雷码 | 第48页 |
4.3.4 离散余弦变换 | 第48-50页 |
4.4 一种基于全息的半脆弱图像认证及恢复水印算法 | 第50-55页 |
4.4.1 水印的生成 | 第51-52页 |
4.4.2 水印的嵌入 | 第52-53页 |
4.4.3 水印的提取 | 第53-54页 |
4.4.4 图像认证及恢复 | 第54-55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4.5.1 水印的透明性分析 | 第55-56页 |
4.5.2 水印的鲁棒性分析 | 第56页 |
4.5.3 图像篡改及恢复分析 | 第56-59页 |
4.5.4 结论 | 第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