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二、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一、本文的创新 | 第12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周期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一、经济周期 | 第13-14页 |
二、经济周期协同性 | 第14页 |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周期经验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一、区域经济周期的测度方法 | 第14-15页 |
二、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国内区域经济周期经验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一、区域经济周期的测度方法 | 第16-17页 |
二、我国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周期测度分析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介绍与选择 | 第20-23页 |
一、BB法 | 第20页 |
二、滤波技术—HP滤波 | 第20-21页 |
三、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 | 第21-22页 |
四、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周期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23-26页 |
一、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23页 |
二、省份地区经济周期测度 | 第23-25页 |
三、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周期测度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周期特征分析 | 第26-29页 |
一、省份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二、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周期的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我国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 | 第29-47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方法介绍 | 第29-31页 |
一、相关系数指标 | 第29页 |
二、复杂网络分析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 | 第31-40页 |
一、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31页 |
二、区域经济周期空间关联网络的构建 | 第31-32页 |
三、区域经济周期空间协同性特征分析 | 第32-40页 |
第三节 东中西部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 | 第40-47页 |
一、东部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 | 第41-42页 |
二、中部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 | 第42-43页 |
三、西部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分析 | 第43-45页 |
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周期关联关系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7-49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相关的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