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

硫酸锌与小麦生产中常用农药配合喷施对籽粒富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锌的吸收和转运第13-14页
        1.2.2 籽粒中锌的累积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第14-15页
        1.2.3 籽粒锌强化措施第15-16页
        1.2.4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第16-17页
        1.2.5 锌肥与农药配合喷施第17-18页
    1.3 本研究切入点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硫酸锌与农药配合喷施时混合液中Zn-农药复合物的形成情况初探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2.2.1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20-21页
        2.2.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1页
        2.2.3 测定方法第21页
        2.2.4 公式与数据处理第21-2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2.3.1 滤渣质量、滤液pH及锌浓度第22页
        2.3.2 原药、农药、农药溶于水后其滤渣和滤液的红外光谱图第22-24页
        2.3.3 硫酸锌与农药混合后滤渣的红外光谱图第24-25页
        2.3.4 硫酸锌与农药混合后滤液的红外光谱图第25-26页
    2.4 讨论第26-27页
    2.5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硫酸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对小麦锌累积分配及转移的影响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3.2.1 实验材料第29页
        3.2.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9-30页
        3.2.3 样品采集及测定第30页
        3.2.4 计算公式第30-31页
        3.2.5 数据处理第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3.3.1 地上部各器官干重第31-32页
        3.3.2 地上部各器官全Zn含量及Zn携出量第32页
        3.3.3 地上部Zn分配第32-33页
        3.3.4 花前和花后Zn分配比例及其对籽粒Zn累积表观贡献率第33页
        3.3.5 地上部各器官可溶性Zn和非可溶性Zn含量第33-35页
        3.3.6 地上部可溶和非可溶性Zn含量占全Zn比例第35页
    3.4 讨论第35-37页
    3.5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硫酸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对小麦籽粒及其加工组分锌营养品质的影响第38-48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4.2.1 试验地概况第39页
        4.2.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39-40页
        4.2.3 样品采集及测定第40页
        4.2.4 公式及数据处理第40-4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4.3.1 籽粒产量、全粒及各加工组分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第41-42页
        4.3.2 面粉和麸皮中Zn累积与分布第42-43页
        4.3.3 全粒及各加工组分植酸含量第43-44页
        4.3.4 全粒和面粉中锌的生物有效性第44-45页
    4.4 讨论第45-47页
    4.5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48-50页
    5.1 主要结论第48-49页
    5.2 创新点第49页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旱地麦田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减氮增产及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下一篇:外源物料配施锌肥对石灰性土壤锌有效组分、形态转化及冬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