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以及思路 | 第13-14页 |
2 房地产金融及房地产金融风险基本理论 | 第14-26页 |
·房地产金融 | 第14-17页 |
·房地产金融的含义 | 第14-15页 |
·房地产金融的运行 | 第15-17页 |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内涵 | 第17-19页 |
·房地产金融风险概念及特点 | 第17-18页 |
·系统风险 | 第18-19页 |
·非系统风险 | 第19页 |
·房地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 | 第19-21页 |
·房地产不良贷款率 | 第20页 |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 | 第20页 |
·房地产贷款发放收回率 | 第20-21页 |
·房地产投资投机需求率 | 第21页 |
·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原因的理论 | 第21-26页 |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 | 第21-22页 |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论 | 第22-24页 |
·信息不对称论 | 第24-25页 |
·制度变迁论 | 第25-26页 |
3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 | 第26-40页 |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 | 第26-29页 |
·融资渠道单一 | 第26页 |
·银行面临着双重风险 | 第26-28页 |
·房地产泡沫化 | 第28-29页 |
·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定量分析 | 第29-32页 |
·不良贷款仍需改善 | 第30-31页 |
·房贷增速过快 | 第31页 |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仍较大 | 第31-32页 |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32-36页 |
·信贷规模增长过快 | 第32-33页 |
·政府行为的不当或货币政策的失误 | 第33-34页 |
·房地产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 | 第34页 |
·房地产信贷中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 | 第34-35页 |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第35-36页 |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与美国优贷危机的比较 | 第36-40页 |
·美国优贷危机的爆发 | 第36-37页 |
·优贷危机的原因 | 第37-38页 |
·优贷危机与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比 | 第38-40页 |
4 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 | 第40-52页 |
·各国防范房地产金融的经验 | 第40-43页 |
·美国的资本市场融资模式 | 第40-41页 |
·德国的合同储蓄融资模式 | 第41-42页 |
·新加坡强制储蓄融资模式 | 第42-43页 |
·各国的经验对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启示 | 第43-52页 |
·政府加强房地产金融市场监管 | 第43-44页 |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以调节经济政策 | 第44页 |
·积极拓展房地产金融市场 | 第44-45页 |
·加强金融制度建设 | 第45-46页 |
·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 第46-48页 |
·运用多方面融资渠道分散房地产金融风险 | 第48-49页 |
·用信贷激励来控制非系统性风险 | 第49-50页 |
·通过内部控制来对非系统风险控制和防范 | 第50-52页 |
5 结束语 | 第52-54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52-53页 |
·本课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