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多酸修饰的钒酸铋纳米结构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应用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1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钒酸铋的晶相及电子结构第10-13页
        1.2.1 钒酸铋的晶体结构第10-12页
        1.2.2 钒酸铋的电子结构及光学特性第12-13页
    1.3 钒酸铋光阳极的制备第13-15页
        1.3.1 液相制备法第13-14页
        1.3.2 电化学制备第14-15页
        1.3.3 固相制备方法第15页
    1.4 提高钒酸铋光电化学性能的策略第15-17页
        1.4.1 形貌控制第15-16页
        1.4.2 复合结构的构筑第16-17页
        1.4.3 掺杂改性第17页
    1.5 多金属氧酸盐第17-20页
        1.5.1 POMs结构与性质简介第17-18页
        1.5.2 POMs的光电化学性质第18-20页
    1.6 选题依据及目的第20-21页
第二章 钒酸铋纳米棒/多酸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及其气体传感性能第21-32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3页
        2.2.1 实验试剂第22页
        2.2.2 BiVO_4/POMs复合膜电极的制备第22页
        2.2.3 样品表征第22-23页
        2.2.4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1页
        2.3.1 样品结构和晶相第23-24页
        2.3.2 样品形貌第24-25页
        2.3.3 BiVO_4/POMs复合膜的光学带隙第25-26页
        2.3.4 BiVO_4/PW_(12)纳米复合物的光电化学性质第26-29页
        2.3.5 BiVO_4/POM复合膜电极的气体传感性能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钒酸铋纳米管/多酸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及其用于溶液中苯酚浓度的检测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 实验试剂第32-33页
        3.2.2 BiVO_4/POMs复合膜电极的制备第33页
        3.2.3 样品表征第33页
        3.2.4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3.3.1 样品结构和晶相第33-34页
        3.3.2 样品形貌和组成分析第34-35页
        3.3.3 BiVO_4/PW_(12)纳米复合膜的光电化学性质第35-37页
        3.3.4 BiVO_4/PW_(12)复合膜电极传感溶液中苯酚浓度的探究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钒酸铋/多酸/铜纳米粒子三元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2.1 实验试剂第40页
        4.2.2 Cu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0-41页
        4.2.3 膜电极的制备第41页
        4.2.4 样品表征第41页
        4.2.5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3.1 样品结构和晶相第42页
        4.3.2 样品形貌和组成分析第42-44页
        4.3.3 BiVO_4/CoW_(12)/Cu纳米复合膜的光电化学性质第44-45页
        4.3.4 BiVO_4/CoW_(12)/Cu复合膜电极光电催化降解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探究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氧化锌对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光合作用的影响
下一篇:BE(E=O,S)低维材料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