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镇墓类俑分期分区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5页 |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 二、研究对象 | 第7-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8页 |
| 四、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 第一章 北朝镇墓类俑的发现与分布 | 第15-22页 |
| 一、内蒙古地区 | 第15-16页 |
| 二、山西地区 | 第16页 |
| 三、河南地区 | 第16-17页 |
| 四、河北地区 | 第17-18页 |
| 五、陕西地区 | 第18-19页 |
| 六、宁夏固原 | 第19页 |
| 七、山东地区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北朝镇墓类俑的类型与分期 | 第22-39页 |
| 第一节 北朝镇墓类俑的类型 | 第22-35页 |
| 一、镇墓兽的类型 | 第22-29页 |
| 二、镇墓武士俑的类型 | 第29-35页 |
| 第二节 北朝镇墓类俑的分期 | 第35-39页 |
| 第三章 北朝镇墓类俑分区研究 | 第39-59页 |
| 第一节 北朝镇墓类俑的分区 | 第39-55页 |
| 一、盛乐为中心的朔州地区 | 第39-40页 |
| 二、平城为中心的恒州地区 | 第40-43页 |
| 三、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 | 第43-46页 |
| 四、邺城为中心的相州地区 | 第46-48页 |
| 五、长安为中心的雍州地区 | 第48-51页 |
| 六、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 | 第51-53页 |
| 七、固原为中心的原州地区 | 第53-54页 |
| 八、济南和淄博为中心的青、齐州地区 | 第54-55页 |
| 第二节 北朝镇墓类俑的区域性特征 | 第55-59页 |
| 结语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表 | 第64-75页 |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