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合肥市朱大郢“城中村”建筑综合环境性能研究--基于CASBEE方法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4页
        1.1.1 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第14页
        1.1.2 全球环境恶化与资源能源危机第14页
    1.2 既有研究第14-17页
        1.2.1 合肥市内城中村的研究第15页
        1.2.2 国内研究第15-16页
        1.2.3 国外研究第16-17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18-19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8页
        1.4.2 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框架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城中村”居住环境形成相关背景第21-27页
    2.1 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第21-23页
        2.1.1 中国古代城市不同于西方第21-22页
        2.1.2 中国古代“居”与“城”的关系第22-23页
    2.2 现代“城中村”形成第23-25页
        2.2.1 注重快速发展,忽视城乡同步规划和建设第23页
        2.2.2 制度的原因是形成“城中村”的根本原因第23-25页
    2.3 合肥市“城中村”总体特征第25-26页
        2.3.1 房屋拥挤,杂乱无序,巷道窄小,蜿蜒绵亘第25页
        2.3.2 人口密度大,人居环境恶劣,卫生状况差,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第25-26页
        2.3.3 “城中村”亟待改造和治理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建筑环境综合评价与CASBEE第27-33页
    3.1 “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的提出第27页
    3.2 对建筑环境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性第27-28页
    3.3 CASBEE的发展第28-32页
        3.3.1 CASSBEE基本原理第29-32页
        3.3.2 推广与应用第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朱大郢“城中村”现状调研第33-40页
    4.1 地理位置第33页
    4.2 人口状况第33-34页
        4.2.1 人口构成第33页
        4.2.2 人口素质第33-34页
        4.2.3 年龄结构第34页
        4.2.4 职业结构第34页
    4.3 道路状况第34-35页
    4.4 住宅状况第35-37页
        4.4.1 空间形态第36页
        4.4.2 建筑单体第36页
        4.4.3 建筑环境第36-37页
        4.4.4 建筑空间第37页
    4.5 公共设施第37-39页
        4.5.1 商业设施第37-38页
        4.5.2 市政设施第38-39页
        4.5.3 教育设施第39页
    4.6 环境绿化第39页
    4.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基于CASBEE方法评测第40-55页
    5.1 建筑环境综合评估第40-49页
    5.2 建筑综合环境效能评估第49-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案例借鉴与总结第55-58页
    6.1 深圳大芬村改造案例借鉴第55-56页
        6.1.1 现状概况第55页
        6.1.2 再生策略第55-56页
    6.2 朱大郢改造建议第56-57页
    6.3 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苯并二噻吩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海洋损伤结构的声振特性研究及寿命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