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与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16-17页
        1.2.1 研究方法第16页
        1.2.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1.3.1 创新之处第17页
        1.3.2 不足之处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29页
    2.1 区域产业合作的理论回顾第19-21页
        2.1.1 传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第19页
        2.1.2 新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第19-20页
        2.1.3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第20-21页
    2.2 国内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第21-23页
        2.2.1 国内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第21-22页
        2.2.2 国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第22-23页
    2.3 国内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化的研究第23-24页
    2.4 出口潜力研究综述第24-26页
        2.4.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发展第24-25页
        2.4.2 国内外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第25-26页
    2.5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研究综述第26-28页
        2.5.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关于投资环境的讨论第26-27页
        2.5.2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第27-28页
    2.6 文献述评第28-29页
3 中国装备制造产业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现状分析第29-45页
    3.1 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贸易投资发展现状第29-34页
        3.1.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及其分类第29页
        3.1.2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出口现状第29-33页
        3.1.3 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投资现状第33-34页
    3.2 中国与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贸易情况第34-40页
        3.2.1 中亚五国基本情况第34-37页
        3.2.2 贸易额及变化趋势第37页
        3.2.3 主要贸易伙伴第37-39页
        3.2.4 双方贸易商品结构第39-40页
    3.3 中国与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投资情况第40-43页
        3.3.1 投资规模及变化趋势第40-41页
        3.3.2 主要投资目的国第41页
        3.3.3 投资特点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中国与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贸易潜力实证分析第45-52页
    4.1 贸易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第45-47页
        4.1.1 贸易比较优势分析第45-46页
        4.1.2 贸易互补性分析第46-47页
    4.2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贸易潜力实证分析第47-51页
        4.2.1 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构建第47-49页
        4.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9页
        4.2.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49-50页
        4.2.4 中国与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贸易潜力估计第50-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亚五国装备制造产业投资环境评估第52-58页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2-53页
    5.2 实证过程及评估结果第53-56页
        5.2.1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第53页
        5.2.2 确定指标权重第53-55页
        5.2.3 评估结果第55-56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8-62页
    6.1 结论归纳第58-59页
    6.2 政策建议第59-62页
        6.2.1 政府层面第59-60页
        6.2.2 行业层面第60页
        6.2.3 企业层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车间调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C-D函数的中国纺织工业供给侧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