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 第14-18页 |
1 前言 | 第18-2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2.2 细胞株 | 第21页 |
2.3 主要药物、试剂与耗材 | 第21-23页 |
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25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5-39页 |
3.1 药物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3.2 纳米药物的合成 | 第26-28页 |
3.3 纳米药物浓度的检测与计算 | 第28页 |
3.4 小鼠CAC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5 小鼠的分组及处理 | 第29-32页 |
3.6 小鼠实验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 第32-34页 |
3.7 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 第34页 |
3.8 细胞计数 | 第34-35页 |
3.9 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 | 第35页 |
3.10 聚合酶链反应 | 第35-38页 |
3.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9-53页 |
4.1 造模过程中动物一般情况及造模结果的观察 | 第39-40页 |
4.2 纳米药物在小鼠各器官和肿瘤部位的分布 | 第40-41页 |
4.3 壳寡糖-姜黄素和壳寡糖-SN38对小鼠CAC的防治作用 | 第41-42页 |
4.4 壳寡糖-姜黄素和壳寡糖-SN38与传统药物的疗效比较 | 第42-47页 |
4.5 壳寡糖-姜黄素和壳寡糖-SN38在治疗过程中对小鼠的保护作用 | 第47-49页 |
4.6 体外实验中姜黄素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 | 第49-50页 |
4.7 体外实验中联用姜黄素可逆转SN38引起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增高 | 第50-53页 |
5 讨论 | 第53-55页 |
6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综述 | 第6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