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污泥来源、性质及其危害 | 第10-13页 |
1.2.1 污泥来源 | 第10-11页 |
1.2.2 污泥性质 | 第11-12页 |
1.2.2.1 污泥的元素分析 | 第12页 |
1.2.2.2 污泥的工业分析 | 第12页 |
1.2.3 污泥危害 | 第12-13页 |
1.3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第13-21页 |
1.3.1 污泥常见的处理处置技术 | 第13-19页 |
1.3.1.1 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第13-17页 |
1.3.1.2 工业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第17-19页 |
1.3.2 污泥气化技术 | 第19-21页 |
1.3.2.1 污泥气化技术概述 | 第19页 |
1.3.2.2 污泥气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3 污泥气化焦油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污泥性质和实验条件 | 第22-26页 |
2.1 污泥性质 | 第22页 |
2.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22-26页 |
2.2.1 实验条件 | 第22页 |
2.2.2 焦油制备 | 第22-24页 |
2.2.3 焦油检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污泥水蒸气气化焦油产率和化学组成的特性 | 第26-36页 |
3.1 污泥水蒸气气化实验 | 第26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3.1.2 实验条件 | 第26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3.2.1 焦油的产率 | 第26-27页 |
3.2.2 水蒸气气化焦油化学组成 | 第27-33页 |
3.2.2.1 脂环烃化学组成的特性 | 第27-28页 |
3.2.2.2 芳香烃化学组成的特性 | 第28-30页 |
3.2.2.3 芳香烃衍生物化学组成的特性 | 第30-31页 |
3.2.2.4 杂环化合物化学组成的特性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污泥水蒸气气化焦油化学组成的分布特征 | 第36-46页 |
4.1 污泥水蒸气气化实验 | 第36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4.1.2 实验条件 | 第36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4.2.1 焦油化学组成分布特征 | 第36-43页 |
4.2.1.1 芳香烃化学组成的分布特征 | 第36-40页 |
4.2.1.2 含氮化合物化学组成的分布特征 | 第40-42页 |
4.2.1.3 含氧和含硫化合物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4.2.2 气料比和气化温度对焦油中化学组成影响的分析 | 第43-44页 |
4.2.2.1 气料比对焦油中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2 气化温度对焦油中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气化焦油中芳香烃生成机理浅析 | 第46-54页 |
5.1 焦油中芳香烃气化生成机理 | 第46-49页 |
5.2 芳香烃环数的分布特征 | 第49-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污泥水蒸气气化焦油热解特性研究 | 第54-62页 |
6.1 污泥水蒸气气化实验 | 第54页 |
6.1.1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6.1.2 实验条件 | 第54页 |
6.1.3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6.2 污泥水蒸气气化焦油热解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6.3 水蒸气气化焦油的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57-60页 |
6.3.1 机理函数的选择 | 第57-58页 |
6.3.2 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58-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结论 | 第62-63页 |
7.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6-78页 |
发表论文 | 第76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