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铅锌矿凝灰岩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软岩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 第9-10页 |
·软岩巷道支护 | 第10-12页 |
·锚喷网支护技术的发展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该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澜沧铅锌矿软岩巷道支护现状分析 | 第17-28页 |
·矿区地质、构造与水文情况简介 | 第17-21页 |
·矿区地质 | 第17-19页 |
·矿区构造 | 第19-20页 |
·矿区水文情况 | 第20-21页 |
·巷道支护现状 | 第21页 |
·巷道变形破坏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地质构造因素 | 第23页 |
·巷道围岩性质差,自承能力低 | 第23页 |
·巷道四周不均匀承载,承载体受力条件恶化 | 第23页 |
·巷道断面支护方式不合理 | 第23页 |
·水的因素 | 第23-24页 |
·气候、温度的影响 | 第24页 |
·人为因素 | 第24页 |
·巷道破坏的规律分析 | 第24-28页 |
·软岩巷道失稳力学机理分析 | 第24-25页 |
·凝灰岩巷道的破坏规律分析 | 第25-26页 |
·施工工艺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凝灰岩的物理及力学特性分析 | 第28-64页 |
·凝灰岩的基本物理性质 | 第28-31页 |
·密度 | 第28-29页 |
·干密度 | 第29-30页 |
·含水率 | 第30-31页 |
·凝灰岩的微观结构 | 第31-35页 |
·粘土矿物的结构与特征 | 第31页 |
·凝灰岩的形成 | 第31-32页 |
·凝灰岩微观结构研究 | 第32-35页 |
·凝灰岩的水理特性 | 第35-54页 |
·吸水实验 | 第35-37页 |
·崩解湿化实验 | 第37-44页 |
·膨胀实验 | 第44-54页 |
·凝灰岩的蠕变特性 | 第54-57页 |
·膨胀岩的蠕变特性 | 第54页 |
·膨胀岩蠕变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54-55页 |
·温度与湿度在凝灰岩蠕变效应中的偶合 | 第55-57页 |
·凝灰岩的力学特性 | 第57-61页 |
·点荷载实验 | 第57-61页 |
·凝灰岩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总结 | 第61-64页 |
第四章 现场试验 | 第64-73页 |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 | 第64页 |
·试验目的 | 第64页 |
·试验段工程概况 | 第64-65页 |
·巷道支护施工参数的设计 | 第65-66页 |
·巷道支护施工顺序 | 第66-68页 |
·现场监测情况 | 第68-71页 |
·现场实验总结分析 | 第71-73页 |
·现场实验存在的问题 | 第71-72页 |
·现场实验解决的问题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有限元(ansys)数值模拟分析 | 第73-92页 |
·有限元(ansys)分析原理 | 第73-76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73页 |
·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 第73-74页 |
·有限元一般的解题步骤 | 第74-76页 |
·数值模拟的假设 | 第76页 |
·参数模拟优化 | 第76-91页 |
·巷道断面的模拟优化 | 第76-84页 |
·锚杆参数模拟优化 | 第84-91页 |
·与现场实验的比较分析 | 第91-9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总结 | 第92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92-93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