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离子液体概述 | 第14-17页 |
1.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分类及特性 | 第14-15页 |
1.1.2 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 生物柴油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2.1 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 | 第18-20页 |
1.2.3 我国生物柴油原料油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异亚丙基甘油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1 异亚丙基甘油的用途 | 第21页 |
1.3.2 异亚丙基甘油合成 | 第21-22页 |
1.4 异亚丙基甘油的应用-合成生物柴油稳定剂 | 第22-23页 |
1.4.1 2,2-二甲基-4-(乙酰甲基)-1,3-二氧戊环的用途 | 第22-23页 |
1.4.2 2,2-二甲基-4-(乙酰甲基)-1,3-二氧戊环的合成 | 第23页 |
1.5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 第23-2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课题来源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磺酸型离子液体催化桐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 第25-33页 |
2.1 概述 | 第25-26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6-28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2.3.1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筛选 | 第28-29页 |
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9页 |
2.3.3 醇油摩尔比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0页 |
2.3.5 离子液体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6 离子液体重复使用性考察 | 第31页 |
2.3.7 离子液体与浓硫酸的催化活性比较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碱性离子液体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的循环使用研究 | 第33-39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3-3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3.3.1 丙酮对甘油的溶解性考察 | 第35页 |
3.3.2 碱性离子液体直接循环使用 | 第35-36页 |
3.3.3 丙酮提取甘油后碱性离子液体循环使用 | 第36页 |
3.3.4 添加NaOH后碱性离子液体循环使用 | 第36-37页 |
3.3.5 丙酮提取甘油和添加NaOH后碱性离子液体循环使用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磺酸型离子液体催化甘油与丙酮反应制备异亚丙基甘油 | 第39-59页 |
4.1 概述 | 第39-40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40-42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7页 |
4.3.1 异亚丙基甘油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7页 |
4.3.2 两种不同除酸方法超声波辅助制备异亚丙基甘油的对照 | 第47-54页 |
4.3.3 超声波辅助与微波辅助反应制备异亚丙基甘油的方法对照 | 第54-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异亚丙基甘油的应用-合成生物柴油稳定剂 | 第59-65页 |
5.1 概述 | 第59-60页 |
5.2 实验内容 | 第60-61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60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5.3.1 2,2-二甲基-4-(乙酰甲基)-1,3-二氧戊环的表征 | 第61-62页 |
5.3.2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3 NaOH用量的影响 | 第63页 |
5.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专利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