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滤波技术、滤波器论文

格型结构滤波器组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多抽样滤波器组第9-11页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1.2 多抽样滤波器组的应用第10-11页
    1.2 重叠变换第11-13页
        1.2.1 DCT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重叠变换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第13-14页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3页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线性相位滤波器组第14-26页
    2.1 多抽样率的基本运算第14-18页
        2.1.1 抽取(下采样)第14-16页
        2.1.2 插值(上采样)第16-17页
        2.1.3 Noble 等效第17-18页
    2.2 M 通道滤波器组第18-20页
        2.2.1 多相结构第18-19页
        2.2.2 完全重建条件第19-20页
    2.3 线性相位滤波器组第20-25页
        2.3.1 格型结构第20-22页
        2.3.2 过采样滤波器组第22-24页
        2.3.3 格型滤波器组的设计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最优后置滤波器组的设计第26-41页
    3.1 时域重叠变换第26-31页
        3.1.1 离散余弦变换(DCT)第26-27页
        3.1.2 时域重叠正交变换(TDLOT)[31]第27-29页
        3.1.3 过采样时域重叠变换[28]第29-31页
    3.2 最优去噪滤波器组的设计第31-36页
        3.2.1 最优去噪综合滤波器组的设计第31-33页
        3.2.2 最优去噪后置滤波器组的设计第33-36页
    3.3 仿真实验第36-40页
        3.3.1 测试指标第36-37页
        3.3.2 仿真实现第37-39页
        3.3.3 结果分析第39页
        3.3.4 结论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滤波器组图像子带编码的仿真系统第41-49页
    4.1 子带编码第41-44页
        4.1.1.子带编码框架介绍第41-42页
        4.1.2 量化步长的设定第42-43页
        4.1.3 性能指标的选定第43-44页
    4.2 子带编码Simulink 模型第44-47页
    4.3 仿真实例及结果分析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49-50页
    5.1 总结第49页
    5.2 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变动及其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