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2.2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第14-16页 |
第3章 江西农村金融供需状况分析 | 第16-28页 |
3.1 江西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分析 | 第16-20页 |
3.1.1 传统需求 | 第16-19页 |
3.1.2 新生需求 | 第19-20页 |
3.2 江西农村金融供给方面分析 | 第20-24页 |
3.2.1 江西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 第21-23页 |
3.2.2 江西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 第23-24页 |
3.3 江西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贷款难原因剖析 | 第24-28页 |
3.3.1 江西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3.2 江西农村金融贷款难的原因 | 第26-28页 |
第4章 江西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第28-38页 |
4.1 模型体系的构建 | 第28-29页 |
4.2 数据选取 | 第29-31页 |
4.3 模型分析 | 第31-37页 |
4.3.1 平稳性检验 | 第31-32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32页 |
4.3.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2-33页 |
4.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34页 |
4.3.5 向量自回归 | 第34-35页 |
4.3.6 脉冲响应 | 第35-37页 |
4.4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江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 第38-44页 |
5.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入效应 | 第38-40页 |
5.1.1 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影响 | 第38-39页 |
5.1.2 对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 在江西引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5.3 江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 第42-44页 |
第6章 加快江西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4-47页 |
6.1 完善改进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44页 |
6.2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第44-45页 |
6.3 改革信贷管理体制 | 第45-46页 |
6.4 完善法律和金融监管 | 第46-4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