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5-2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2.1 高速焊咬边缺陷形成机理 | 第16-19页 |
1.2.2 TIG-MIG复合焊工艺实验 | 第19-21页 |
1.2.3 TIG-MIG复合焊数值模拟 | 第21-24页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高速TIG-MIG复合焊工艺实验 | 第27-33页 |
2.1 高速TIG-MIG复合焊实验平台 | 第27-29页 |
2.2 数据采集及分析 | 第29-32页 |
2.2.1 TIG电流变化对电弧形态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2 TIG电流对TIG-MIG熔滴过渡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高速TIG-MIG复合焊数学模型 | 第33-57页 |
3.1 高速TIG-MIG复合焊相互作用推导 | 第33-39页 |
3.1.1 双弧间相互作用推导 | 第33-38页 |
3.1.2 双弧偏转角度的实验验证 | 第38-39页 |
3.2 高速TIG-MIG复合焊瞬态数值模拟 | 第39-52页 |
3.2.1 简化与假设 | 第39-40页 |
3.2.2 几何模型 | 第40页 |
3.2.3 控制方程组 | 第40-42页 |
3.2.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42-44页 |
3.2.5 TIG-MIG复合热-力模型 | 第44-50页 |
3.2.6 材料物性参数 | 第50-51页 |
3.2.7 计算流程 | 第51-52页 |
3.3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4章 高速TIG-MIG复合焊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81页 |
4.1 实验验证 | 第57-60页 |
4.2 电弧偏转对热流密度分布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熔池受热/受力状态 | 第61-71页 |
4.3.1 熔池电弧热分布 | 第62-64页 |
4.3.2 电弧压力分布 | 第64-66页 |
4.3.3 电弧剪切力分布 | 第66-67页 |
4.3.4 电磁力分布 | 第67-70页 |
4.3.5 熔滴过渡 | 第70-71页 |
4.4 熔池行为及咬边缺陷抑制机理 | 第71-78页 |
4.4.1 熔池温度场分布 | 第72-75页 |
4.4.2 熔池流场分布 | 第75-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第5章 焊接参数对复合焊熔池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 | 第81-93页 |
5.1 丝极间距 | 第81-85页 |
5.1.1 丝极间距对热流密度分布影响 | 第82页 |
5.1.2 丝极间距对熔池温度场影响 | 第82-83页 |
5.1.3 丝极间距对熔池流场影响 | 第83-85页 |
5.2 TIG电流 | 第85-89页 |
5.2.1 TIG电流对热流密度分布影响 | 第85页 |
5.2.2 TIG电流对熔池温度场影响 | 第85-87页 |
5.2.3 TIG电流对熔池流场影响 | 第87-89页 |
5.3 焊接速度 | 第89-91页 |
5.3.1 焊接速度对熔池温度场影响 | 第89页 |
5.3.2 焊接速度对熔池流场影响 | 第89-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