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第12-13页 |
第2章 高速铁路线对象 | 第13-30页 |
·高速铁路平面线及特点 | 第13-15页 |
·平面线数学模型 | 第15-20页 |
·曲线综合要素计算 | 第15-17页 |
·中桩坐标计算 | 第17-20页 |
·横断面边桩坐标计算 | 第20页 |
·高速铁路线对象的构建及应用 | 第20-27页 |
·线对象 | 第20-21页 |
·数据结构定义 | 第21页 |
·曲线主点及要素属性 | 第21-22页 |
·里程定位方法 | 第22-23页 |
·线上逐桩坐标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线外桩坐标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分段建模整体内插方案 | 第27-2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分段建模整体内插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移动曲面拟合内插法获取纵横断面 | 第30-43页 |
·内插函数模型选择 | 第30-32页 |
·移动曲面拟合法 | 第30-31页 |
·双线性多项式内插 | 第31-32页 |
·双线性多项式拟合 | 第32页 |
·LiDAR数据索引 | 第32-35页 |
·规则格网索引 | 第32-33页 |
·格网尺寸 | 第33-34页 |
·创建和查询操作 | 第34-35页 |
·分级扇形邻域选择参与拟合的采样点 | 第35-41页 |
·现有选点方法 | 第35-36页 |
·分级扇形邻域选点 | 第36-40页 |
·分级扇形邻域选点法分析 | 第40-41页 |
·铁路定测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纵断面获取 | 第41页 |
·横断面获取 | 第41-42页 |
·横断面地形特征点提取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TIN的内插算法获取纵横断面 | 第43-58页 |
·不规则三角网 | 第43页 |
·三角形双线性内插算法 | 第43-46页 |
·平面点定位三角形 | 第43-44页 |
·三角形双线性内插原理 | 第44-45页 |
·三角形双线性内插算法实现 | 第45-46页 |
·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 第46页 |
·等间距采样法获取横断面 | 第46-47页 |
·等间距内插 | 第46-47页 |
·等间距采样三角形 | 第47页 |
·基于叉积的横断面获取算法 | 第47-51页 |
·矢量叉积 | 第47-48页 |
·横断面地形变化点获取 | 第48-51页 |
·两相交线段的交点计算 | 第51页 |
·基于Q_i(x_i,y_i)函数的横断面获取算法 | 第51-56页 |
·Q_i(x_i,y_i)函数及相邻关系判断 | 第52-53页 |
·横断面地形变化点获取 | 第53-56页 |
·算法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软件设计与实验 | 第58-72页 |
·软件设计 | 第58页 |
·线对象实验 | 第58-61页 |
·移动曲面拟合法实验 | 第61-66页 |
·内插实验 | 第61-65页 |
·横断面结果 | 第65-66页 |
·TIN内插实验 | 第66-69页 |
·D-P算法提取地形特征点实验 | 第69-70页 |
·软件特殊功能介绍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