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圭《仪礼集释》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李如圭生平与著述 | 第18-31页 |
一、家世考 | 第18-19页 |
二、登童科 | 第19-21页 |
三、生卒年 | 第21-22页 |
四、举进士 | 第22-23页 |
五、行年考 | 第23-27页 |
六、著述考 | 第27-31页 |
第二章 李如圭《仪礼集释》产生的背景 | 第31-57页 |
一、北宋科举改革对经学的影响 | 第31-40页 |
二、宋代的礼文化 | 第40-50页 |
三、宋代《仪礼》文献概况 | 第50-57页 |
第三章 《仪礼集释》对郑《注》的继承 | 第57-95页 |
一、恪守经文,全录郑《注》 | 第57-60页 |
二、师法郑《注》,文字简约 | 第60-63页 |
三、重在训诂,体例相因 | 第63-81页 |
四、释经方法,一脉相承 | 第81-95页 |
第四章 《仪礼集释》对郑《注》的发展 | 第95-133页 |
一、申明郑《注》 | 第96-106页 |
二、补释郑《注》 | 第106-120页 |
三、申补体例 | 第120-133页 |
第五章 《仪礼集释》对郑《注》的纠谬 | 第133-147页 |
一、纠谬郑《注》 | 第133-139页 |
二、《注》误不察 | 第139-143页 |
三、违《注》而误 | 第143-147页 |
第六章 《仪礼集释》的引书 | 第147-213页 |
一、《仪礼集释》引书情况分析 | 第147-157页 |
二、《仪礼集释》引书特点 | 第157-165页 |
三、引书统计说明 | 第165-167页 |
四、引书统计及索引 | 第167-213页 |
第七章 《仪礼集释》的贡献与不足 | 第213-225页 |
一、《仪礼集释》的贡献 | 第213-222页 |
二、《仪礼集释》的不足 | 第222-225页 |
结语 | 第225-228页 |
附录 | 第228-236页 |
附表1 两宋三礼总义类文献 | 第228-230页 |
附表2 宋代《仪礼》类文献统计 | 第230-232页 |
附表3 两宋分解《仪礼》文献统计 | 第232-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236-24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42-243页 |
致谢 | 第243-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