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6-27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7-29页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页 |
1.3.2 本文研究的章节安排 | 第27-2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第2章 噪声交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2-47页 |
2.1 噪声交易的由来 | 第32-33页 |
2.2 噪声交易本质和内涵 | 第33页 |
2.2.1 噪声的本质 | 第33页 |
2.2.2 噪声交易的内涵 | 第33页 |
2.3 噪音交易者、噪音交易者风险及其行为机制 | 第33-34页 |
2.3.1 噪声交易者的科学划分 | 第33-34页 |
2.3.2 噪声交易者风险(NTR) | 第34页 |
2.4 DSSW模型 | 第34-37页 |
2.4.1 DSSW基础模型 | 第35-36页 |
2.4.2 DSSW扩展模型 | 第36-37页 |
2.4.3 噪声交易者的生存和获利机制 | 第37页 |
2.5 投资者行为决策模型 | 第37-46页 |
2.5.1 BSV模型 | 第38-41页 |
2.5.2 DHS模型 | 第41-45页 |
2.5.3 统一理论模型 | 第45-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中国股市噪声的特殊表现 | 第47-61页 |
3.1 中国股市噪声交易类型 | 第47-49页 |
3.1.1 噪声交易的特殊类型 | 第47页 |
3.1.2 我国股市噪声交易者现状 | 第47-49页 |
3.2 中国股市噪声交易形成的机理分析 | 第49-52页 |
3.2.1 主体行为偏差 | 第49-51页 |
3.2.2 市场制度约束 | 第51-52页 |
3.3 中国股市的特点 | 第52-55页 |
3.3.1 中国股市的规模特点 | 第52-54页 |
3.3.2 中国股市发展的结构特点 | 第54-55页 |
3.4 中国股市噪声交易的表现程度 | 第55-60页 |
3.4.1 噪声交易引起股市大幅波动 | 第55-57页 |
3.4.2 高换手率 | 第57-58页 |
3.4.3 股市受政策的影响较大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中国股市的噪声交易成分和杠杠效应 | 第61-79页 |
4.1 中国股市噪声交易成分研究 | 第61-65页 |
4.1.1 中国股市特有的噪声交易成分 | 第61页 |
4.1.2 噪声成分(NCT)模型 | 第61-62页 |
4.1.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62-64页 |
4.1.4 噪声成分分析结果 | 第64页 |
4.1.5 结论与建议 | 第64-65页 |
4.2 中国股市的杠杆效应 | 第65-78页 |
4.2.1 杠杆效应检验模型 | 第66-69页 |
4.2.2 实证数据的选取 | 第69-70页 |
4.2.3 行业指数的描述性统计 | 第70-72页 |
4.2.4 指数收益率的平稳性检验 | 第72页 |
4.2.5 杠杆效应检验 | 第72-77页 |
4.2.6 实证结果 | 第77-7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噪声交易引起股价过度波动的实证分析 | 第79-92页 |
5.1 正反馈交易模型 | 第79-84页 |
5.1.1 正反馈交易的形成机制和基本模型 | 第80-81页 |
5.1.2 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交易策略 | 第81-84页 |
5.2 基于正反馈交易的资产收益模型和非对称的GARCH模型 | 第84-86页 |
5.3 数据选取 | 第86-90页 |
5.3.1 数据说明 | 第86-87页 |
5.3.2 数据平稳性分析 | 第87-90页 |
5.4 正反馈的实证结果 | 第90页 |
5.5 实证结论 | 第90-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基于BAPM模型的噪声交易分析 | 第92-105页 |
6.1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PTM | 第92-96页 |
6.1.1 传统资产定价和组合理论的局限性 | 第92-94页 |
6.1.2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 第94-96页 |
6.2 基于BAPM的NTR的构建 | 第96-97页 |
6.2.1 噪声交易者风险(NTR)的定义 | 第96页 |
6.2.2 构造动量指数DVI | 第96页 |
6.2.3 DIV指数的计算 | 第96-97页 |
6.3 数据来源 | 第97-100页 |
6.3.1 数据选取 | 第97-100页 |
6.3.2 数据处理 | 第100页 |
6.4 实证结果和显著性检验 | 第100-104页 |
6.5 实证结论 | 第10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个人简历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