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荀子孝道观产生的背景 | 第9-15页 |
一、荀子所处的时代 | 第9-10页 |
二、对百家争鸣挑战的回应 | 第10-11页 |
三、“忠”观念的形成 | 第11-13页 |
四、儒家孝道思想的含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荀子孝道观的思想根源 | 第15-24页 |
一、“孝”与“情”——“称情而立文” | 第15-19页 |
(一) 孝的血缘亲情基础 | 第15-17页 |
(二) 称情而立文 | 第17-19页 |
二、以礼义事亲谓之孝 | 第19-24页 |
(一) 孔孟的“孝”与“礼” | 第20-21页 |
(二) 荀子的“孝”与“礼义”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荀子孝道观的政治化演变 | 第24-33页 |
一、为君主服三年之丧 | 第24-25页 |
二、从义不从父 | 第25-29页 |
三、隆君与孝父并称 | 第29-30页 |
四、君恩大于亲恩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40-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