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几丁质酶木霉的诱变选育及对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玉米纹枯病概述 | 第12-15页 |
|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 | 第12页 |
| ·米纹枯病的症状 | 第12页 |
| ·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 | 第12-13页 |
| ·玉米纹枯病的侵染循环 | 第13页 |
| ·玉米纹枯病的传统防治措施 | 第13-14页 |
| ·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 第14-15页 |
| ·木霉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木霉的概述 | 第15页 |
| ·木霉的生防机制 | 第15-19页 |
| ·木霉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木霉几丁质酶的种类 | 第19页 |
| ·木霉几丁质酶的理化特性 | 第19页 |
| ·木霉几丁质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供试菌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试验溶液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9页 |
| ·产几丁质酶木霉菌株的筛选 | 第21-22页 |
| ·木霉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2-25页 |
| ·木霉几丁质酶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第25-26页 |
| ·木霉菌株土壤定殖力的测定 | 第26-27页 |
| ·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 第27-2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 ·产几丁质酶木霉菌株的筛选 | 第29-31页 |
| ·玉米纹枯病病原茵的分离与鉴定 | 第29页 |
| ·木霉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29-30页 |
| ·几丁质降解试验 | 第30-31页 |
| ·诱变木霉提高几丁质酶活力 | 第31-35页 |
| ·紫外线诱变致死曲线 | 第31页 |
| ·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致死曲线 | 第31-32页 |
| ·硫酸二乙酯诱变致死曲线 | 第32页 |
| ·诱变菌株透明圈HC值 | 第32-33页 |
| ·诱变菌株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 第33页 |
| ·突变菌株的产酶遗传稳定性 | 第33-34页 |
| ·突变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 ·突变菌株几丁质酶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第35-36页 |
| ·粗提液的几丁质酶活力 | 第35页 |
| ·几丁质酶液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几丁质酶液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第36页 |
| ·木霉菌株土壤定殖力的测定 | 第36页 |
| ·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 第36-38页 |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8-42页 |
| ·产几丁质酶木霉菌株的筛选 | 第38-39页 |
|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8页 |
| ·木霉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38页 |
| ·拮抗木霉菌株的筛选 | 第38页 |
| ·几丁质降解试验 | 第38-39页 |
| ·高产几丁质酶木霉的诱变育种 | 第39-40页 |
| ·突变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40页 |
| ·突变菌株几丁质酶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 第40页 |
| ·木霉菌株定殖力的测定 | 第40-41页 |
| ·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