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縮略语/符号说明第10-11页
前言第11-14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1-13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3-14页
一、对象与方法第14-21页
    1.1 研究对象第14页
    1.2 资料收集第14-15页
        1.2.1 一般临床资料的收集第14-15页
        1.2.2 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标本采集第15页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15-16页
        1.3.1 主要仪器第15页
        1.3.2 主要试剂材料第15-16页
    1.4 方法第16-20页
        1.4.1 血小板膜GPIb测定第16页
        1.4.2 血清瘦素水平的测定第16-17页
        1.4.3 PCR-RFLP实验步骤第17-20页
    1.5 统计学方法第20-21页
二、结果第21-28页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较第21-22页
    2.2 两组患者血清瘦素、血小板膜GPI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的比较第22页
    2.3 Pearson相关分析第22-23页
    2.4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23页
    2.5 PCR扩增和酶切结果第23-26页
    2.6 两组患者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第26页
    2.7 两组患者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血清瘦素第26-27页
    2.8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第27-28页
三、讨论第28-39页
    3.1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第28-30页
    3.2 冠心病与血小板膜GPIb第30-31页
    3.3 瘦素的结构与功能第31-32页
    3.4 瘦素与冠心病第32-36页
    3.5 瘦素受体及其基因的多态性第36-37页
    3.6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冠心病第37页
    3.7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第37-39页
四、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6-47页
附录第47-48页
综述第48-58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LF2/RelA比例失衡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豚鼠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天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