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二氧化锆微球表面键合磺化交联聚苯乙烯固相萃取填料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固相萃取第11页
    1.2 固相萃取的装置第11-12页
        1.2.1 固相萃取柱第11-12页
        1.2.2 固相萃取盘第12页
    1.3 固相萃取装置的操作模式第12-14页
    1.4 固相萃取基质材料的类型第14-15页
        1.4.1 有机聚合物基质填料第14页
        1.4.2 无机基质填料第14页
        1.4.3 混合型固相萃取填料第14-15页
    1.5 固相萃取的分离模式第15-16页
        1.5.1 反相固相萃取模式第15页
        1.5.2 正相固相萃取模式第15页
        1.5.3 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模式第15-16页
    1.6 二氧化锆基质固相萃取填料第16-17页
    1.7 钛酸酯偶联剂应用与研究第17-18页
        1.7.1 钛酸酯偶联剂概述第17页
        1.7.2 钛酸酯偶联剂应用第17-18页
    1.8 固相萃取在水中痕量除草剂测定中的应用第18页
    1.9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第18-20页
2 实验部分第20-26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0-22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20-21页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21-22页
    2.2 溶液的配制第22页
    2.3 固相萃取填料及小柱的制备第22-23页
        2.3.1 二氧化锆微球的制备第22页
        2.3.2 钛酸酯偶联剂的制备第22页
        2.3.3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二氧化锆微球第22-23页
        2.3.4 聚苯乙烯包覆二氧化锆微球的制备第23页
        2.3.5 固相萃取小柱的制备第23页
    2.4 磺化度的测定第23-24页
        2.4.1 溶液的标定第23页
        2.4.2 磺化度的测定第23-24页
    2.5 样品分析第24页
        2.5.1 液相色谱条件第24页
        2.5.2 工作曲线绘制第24页
        2.5.3 样品分析第24页
    2.6 固相萃取填料吸附性能研究第24-26页
        2.6.1 静态吸附实验第24-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41页
    3.1 二氧化锆微粒结构分析与形貌观察第26-27页
    3.2 NDS-ZrO2微球的结构分析及形貌观察第27-29页
        3.2.1 NDS-ZrO2微球的 IR 分析第27-28页
        3.2.2 NDS-ZrO2微球的 SEM 形貌观察第28页
        3.2.3 NDS-ZrO2微球表面元素的 XPS 分析第28-29页
    3.3 聚苯乙烯包覆二氧化锆微球的分析第29-30页
        3.3.1 聚苯乙烯包覆二氧化锆微球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9-30页
    3.4 磺化聚苯乙烯包覆二氧化锆微球的表征与结构分析第30-32页
        3.4.1 磺化聚苯乙烯包覆二氧化锆微球的表征第30-32页
    3.5 磺化度测定结果第32页
    3.6 除草剂测试结果第32-41页
        3.6.1 甲基磺草酮、阿特拉津和乙草胺紫外波长的选择第32-34页
        3.6.2 色谱流动相的选择第34-35页
        3.6.3 甲基磺草酮、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固相萃取洗脱剂的选择第35-36页
        3.6.4 工作曲线的绘制第36-38页
        3.6.5 甲基磺草酮、阿特拉津和乙草胺的最低检出限第38页
        3.6.6 方法精密度第38-39页
        3.6.7 样品测定结果第39页
        3.6.8 小柱的萃取率第39-40页
        3.6.9 小柱的富集倍数第40页
        3.6.10 柱填料的静态吸附容量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液盈虚态对静压支承性能影响数值模拟
下一篇:耐辐射球菌DR2566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