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庭审认证程序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刑事庭审认证程序理论界定第13-20页
    一、认证的内涵第13-14页
    二、庭审认证程序第14页
    三、庭审认证的特征第14-18页
        (一) 庭审认证的主体第14-15页
        (二) 庭审认证的诉讼理据和基本来源第15-16页
        (三) 庭审认证的基本阶段和场域第16-17页
        (四) 庭审认证的内容和范围第17-18页
        (五) 庭审认证的方式——自由心证第18页
    四、认证规则第18-20页
第二章 刑事庭审认证程序运行原则第20-24页
    一、直接言词原则第20页
    二、交叉询问规则第20-21页
    三、自由心证原则第21-22页
    四、当庭认证与庭后认证相结合原则第22页
    五、控辩平衡原则第22-23页
    六、法官主导原则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庭审认证的基本程序第24-26页
    一、依照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运行程序第24-25页
    二、依照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案件运行程序第25-26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庭审认证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1页
    一、法官的素质和素养无法满足当庭准确认证的诉讼需要第26页
    二、主体的诉讼资源和出证能力的严重失衡第26-27页
    三、辩护人的无效辩护或低效辩护第27-28页
    四、控辩双方的质证能力和质证水平不高第28-29页
    五、认证过程缺乏合理规制——秘密心证问题第29页
    六、裁判文书的说理性问题第29-31页
第五章 规范我国刑事庭审认证程序的基本构想第31-38页
    一、提高法官专业素质和素养,促进其规范化和专业化第31-33页
        (一) 加强法官遴选第31-32页
        (二) 重视法官培训第32页
        (三) 严格惩戒机制第32-33页
    二、限制公诉机关的追诉权利,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力第33-34页
        (一) 公诉机关侦查权的限制第33页
        (二) 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侦查权的进一步改善第33-34页
    三、扩大辩护律师的辩护权利,实现有效辩护第34-35页
        (一) 要建立刑事案件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第34页
        (二) 进一步扩大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第34页
        (三) 加强辩护律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第34-35页
    四、控辩双方的质证能力和质证水平有待提高第35页
        (一) 质证过程中需注重的方法第35页
        (二) 质证过程中应讲究的技巧第35页
    五、认证过程的合理规制问题——自由心证的适度公开第35-36页
        (一) 证据采纳心证形成的适度公开第36页
        (二) 证据采信心证形成的适度公开第36页
    六、提升裁判文书的说理程度第36-38页
        (一) 采纳新的结构形式和说理方式第36-37页
        (二) 加强证据的分析论证第37页
        (三) 整体分析法官的心证形成过程第37-38页
结束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附件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欧盟国际移民健康权保护探析
下一篇: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