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5页 |
1.3.1 心电监测终端 | 第12-13页 |
1.3.2 远程心电监测中心 | 第13-14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第2章 心电基础及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23页 |
2.1 心电监护设备的发展 | 第15-16页 |
2.2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2.1 心脏BP机 | 第16页 |
2.2.2 通过私人电脑的远程监护系统 | 第16-17页 |
2.2.3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 第17页 |
2.2.4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 第17-18页 |
2.3 远程医疗的定义 | 第18-20页 |
2.3.1 远程医疗主要两种应用模式 | 第18-19页 |
2.3.2 应用远程医疗的目的 | 第19页 |
2.3.3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2.4 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相关介绍 | 第20-23页 |
2.4.1 监护端的选择 | 第20-21页 |
2.4.2 手机端的选择 | 第21-22页 |
2.4.3 嵌入式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 | 第22-23页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3-31页 |
3.1 医院现状 | 第23-26页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3.2.1 信号采集端功能需求 | 第27-28页 |
3.2.2 监护基站功能需求 | 第28页 |
3.2.3 远程监护中心功能需求 | 第28页 |
3.3 基于web的监护中心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第28-30页 |
3.3.1 监护中心软件系统功能需求 | 第29页 |
3.3.2 监护中心软件系统非功能需求 | 第29-30页 |
3.4 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1-39页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1-35页 |
4.1.1 业务流程设计 | 第32-34页 |
4.1.2 功能结构 | 第34-35页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5-37页 |
4.2.1 心电信号采集终端硬件设计 | 第35页 |
4.2.2 监护基站的硬件设计 | 第35-36页 |
4.2.3 远程监控中心硬件设计 | 第36-37页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39页 |
第5章 心电信号采集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9-43页 |
5.1 单片机主程序及其初始化 | 第39-40页 |
5.2 心电信号的无线传输 | 第40-43页 |
第6章 监护基站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3-45页 |
6.1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型 | 第43-44页 |
6.2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过程 | 第44-45页 |
第7章 远程监护中心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5-67页 |
7.1 远程监护中心通讯设计 | 第45-47页 |
7.1.1 远程监护中心与监护基站之间的应用层协议 | 第45-47页 |
7.1.2 远程监护中心与监护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格式 | 第47页 |
7.2 心电数据的存储 | 第47-48页 |
7.3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第48-56页 |
7.3.1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49-50页 |
7.3.2 用户功能结构 | 第50-53页 |
7.3.3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53-56页 |
7.4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 | 第56-61页 |
7.4.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 第56-57页 |
7.4.2 患者登录首页设计 | 第57-59页 |
7.4.3 医护人员登录首页设计 | 第59-60页 |
7.4.4 管理员登录首页设计 | 第60-61页 |
7.5 远程监护中心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61-67页 |
7.5.1 患者账户功能说明 | 第61-62页 |
7.5.2 医护人员账户功能说明 | 第62-63页 |
7.5.3 管理员账户功能说明 | 第63-67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8.1 总结 | 第67页 |
8.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