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选题的来源第14页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4页
    1.3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20页
        1.3.1 “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第15-16页
        1.3.2 处于紧缩阴影下的全球经济第16-18页
        1.3.3 新形势下中国矿产资源行业面临的问题第18-20页
    1.4 文献综述第20-22页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1.6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4-26页
    1.7 创新点与特色之处第26-27页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理论依据第27-41页
    2.1 矿产资源产业链第27-33页
    2.2 矿产资源需求与供给平衡理论第33-37页
    2.3 产业分工理论第37-39页
    2.4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第39-41页
第三章 中国有色金属需求分析第41-89页
    3.1 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用途第43-48页
    3.2 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矿产资源消费特点第48-52页
    3.3 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2-56页
        3.3.1 影响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第52-54页
        3.3.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消费的特征第54-56页
    3.4 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第56-69页
        3.4.1 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的规律第56-60页
        3.4.2 人均矿产资源消费的规律第60-63页
        3.4.3 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规律第63-65页
        3.4.4 矿产资源消费速率变化规律第65页
        3.4.5 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口规模增长的递进规律第65-68页
        3.4.6 矿产资源循环再利用规律第68-69页
    3.5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实证分析第69-89页
        3.5.1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结构情况分析第70-80页
        3.5.2 利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实证分析第80-86页
        3.5.3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产业链运行情况第86-89页
第四章 中国有色金属供给分析第89-124页
    4.1 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第90-104页
        4.1.1 主要有色金属资源的国际和国内分布第90-102页
        4.1.2 中国有色金属大宗矿产的基本特点第102-104页
    4.2 中国有色金属生产分析第104-110页
    4.3 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分析第110-119页
        4.3.1 中国进出口贸易实证分析第110-115页
        4.3.2 中国铜矿石进口贸易分析第115-119页
    4.4 中国工业化带来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第119-124页
第五章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分析第124-130页
第六章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预测分析第130-176页
    6.1 中国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判断第130-137页
        6.1.1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第130-132页
        6.1.2 中国目前正所处的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阶段第132-137页
    6.2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预测的定性研究第137-151页
        6.2.1 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模型第137-144页
        6.2.2 新型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型第144-151页
    6.3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预测的定量研究第151-171页
        6.3.1 ARIMA模型的原理及建模步骤第151-152页
        6.3.2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定量预测第152-171页
    6.4 新常态下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第171-176页
        6.4.1 矿产资源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基本联系第171-172页
        6.4.2 资源供需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诱因第172页
        6.4.3 从全球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的矿产资源对外贸易第172-173页
        6.4.4 新常态下全新的有色金属矿产战略第173-176页
第七章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76-209页
    7.1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第176-186页
    7.2 多元化的国别配置和产品配置降低依赖程度第186-191页
    7.3 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鼓励发展再生金属产业第191-197页
    7.4 提升中国在有色金属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能力第197-206页
    7.5 建立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管理运营体制第206-209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209-212页
    8.1 研究结论第209-210页
    8.2 展望第210-212页
致谢第212-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25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25-226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26-227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产品多阶段制造系统的生产计划研究
下一篇:无人机遥感系统数据获取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