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α-Fe2O3和g-C3N4的制备以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0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能源现状和氢能源的研究第15-17页
    1.3 氢气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3.1 矿物燃料制取氢气第17页
        1.3.2 甲烷催化热分解制取氢气第17-18页
        1.3.3 生物制取氢气第18页
        1.3.4 通过可再生能源来制取氢气第18-19页
    1.4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第19-26页
        1.4.1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装置第19-21页
        1.4.2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原理第21-22页
        1.4.3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中半导体光催化剂电极的研究概况第22-24页
        1.4.4 半导体电极的光催化机理第24-25页
        1.4.5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概述第25-26页
    1.5 α-Fe_2O_3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光解水制氢中的研究概况第26-38页
        1.5.1 α-Fe_2O_3的简介第26页
        1.5.2 纳米结构的α-Fe_2O_3光阳极材料第26-27页
        1.5.3 α-Fe_2O_3的制备方法研究第27-32页
            1.5.3.1 大气压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第27页
            1.5.3.2 溶胶-凝胶法(Sol-Gel)第27-28页
            1.5.3.3 喷雾热解法(SP)和超声喷雾热解法(USP)第28-29页
            1.5.3.4 原子层沉积法(ALD)第29-30页
            1.5.3.5 磁控溅射法第30页
            1.5.3.6 阳极氧化第30-31页
            1.5.3.7 水热法第31页
            1.5.3.8 激光烧蚀法(LAL)第31-32页
            1.5.3.9 电化学沉积法第32页
        1.5.4 氮化碳(C_3N_4)简介第32-33页
        1.5.5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结构简介第33-34页
        1.5.6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性质简介第34-35页
        1.5.7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制备方法第35-38页
            1.5.7.1 非金属的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第35-36页
            1.5.7.2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质子化第36-37页
            1.5.7.3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金属掺杂第37页
            1.5.7.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与其它半导体催化剂的复合材料第37-38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8-40页
第二章 氧化铁(α-Fe_2O_3)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0-58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实验部分第41-43页
        2.2.1 仪器第41页
        2.2.2 实验试剂第41-42页
        2.2.3 表征分析手段第42页
        2.2.4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氧化铁薄膜第42-43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7页
        2.3.1 SEM (扫描电镜) 图谱分析第43-44页
        2.3.2 XRD (X射线衍射) 图分析第44-45页
        2.3.3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分析第45页
        2.3.4 XPS (X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5-48页
        2.3.5 禁带谱图第48-49页
        2.3.6 荧光光谱第49-50页
        2.3.7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第50页
        2.3.8 样品的光电流响应第50-53页
        2.3.9 沉积时间和加热速率对光电流的影响第53-54页
        2.3.10 Mott–Schottky曲线和(EIS)电化学阻抗的分析第54-56页
        2.3.11 样品的光电流响应第56-57页
    2.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58-70页
    3.1 引言第58-59页
    3.2 实验部分第59-63页
        3.2.1 实验仪器第59页
        3.2.2 实验试剂第59-60页
        3.2.3 表征分析手段第60页
        3.2.4 石墨相氮化碳薄膜(g-C_3N_4)的制备第60-61页
        3.2.5 在二氧化钛种子层上生长的石墨相氮化碳 (g-C_3N_4) 的复合物(Ti O_2/g-C_3N_4)薄膜的制备第61-62页
        3.2.6 在二氧化钛种子层上生长的金纳米棒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复合物(Ti O_2/Au/g-C_3N_4)薄膜的制备第62-63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3.3.1 SEM (扫描电镜)图谱分析第63-64页
        3.3.2 复合物(CMp)的XRD (X射线衍射)分析第64页
        3.3.3 XRD (X射线衍射)分析第64-66页
        3.3.4 样品的光电流响应第66-68页
        3.3.5 电化学阻抗(EIS)的分析第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70-81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实验部分第70-73页
        4.2.1 实验仪器第70-71页
        4.2.2 实验试剂第71页
        4.2.3 表征分析手段第71-72页
        4.2.4 g-C_3N_4/TiO_2NWs薄膜的制备第72页
        4.2.5 Au/g-C_3N_4/TiO_2NWs薄膜的制备第72-7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3-79页
        4.3.1 SEM (扫描电镜) 图谱分析第73页
        4.3.2 XRD (X射线衍射)分析第73-74页
        4.3.3 样品的光电流响应第74-77页
        4.3.4 电化学阻抗(EIS)的分析第77-78页
        4.3.5 样品的能带分析图第78-79页
        4.3.6 复合半导体催化剂的光解水制氢机理图第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礼记》祭礼思想研究
下一篇:买卖型担保的实证分析与司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