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动态商标的界定 | 第10-25页 |
(一)动态商标的内涵 | 第10-14页 |
(二)动态商标的特性 | 第14-19页 |
(三)动态商标的分类 | 第19-25页 |
二、我国动态商标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5-33页 |
(一)我国动态商标保护的必要性 | 第25-30页 |
(二)我国动态商标保护的可行性 | 第30-33页 |
三、动态商标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 第33-38页 |
(一)美国对于动态商标的保护 | 第34页 |
(二)欧盟对于动态商标的保护 | 第34-35页 |
(三)国际条约对于动态商标的保护 | 第35-37页 |
(四)动态商标保护的现状 | 第37-38页 |
四、完善我国动态商标保护的建议 | 第38-47页 |
(一)是否在商标法中加入“动态”要素 | 第38-39页 |
(二)是否对动态商标进行时间限制 | 第39-40页 |
(三)动态商标注册申请表达方式的选择 | 第40-41页 |
(四)是否对动态商标申请的图样张数加以限制 | 第41-43页 |
(五)动态商标申请方式的选择 | 第43-44页 |
(六)动态商标保护范围的确定 | 第44-46页 |
(七)动态商标的相同或近似审查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