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基本问题 | 第14-23页 |
(一)隐名股东的界定 | 第14-21页 |
1.司法实践中对“隐名股东”概念的使用情况 | 第14-15页 |
2.隐名股东的定义 | 第15-16页 |
3.隐名股东的特征 | 第16-17页 |
4.隐名股东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7-18页 |
5.隐名股东的类型 | 第18-21页 |
(二)隐名股东的成因 | 第21-22页 |
(三)隐名股东存在的合法性 | 第22-23页 |
二、我国司法实践认定和处理隐名股东纠纷案的探索及其评析 | 第23-30页 |
(一)隐名股东纠纷案件的司法认定和处理状况 | 第23-26页 |
1.《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前隐名股东纠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态度 | 第23-26页 |
2.《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隐名股东纠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方式 | 第26页 |
(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关于隐名股东相关规定的评析 | 第26-30页 |
1.《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关于隐名股东规定的解读与存疑 | 第26-29页 |
2.基于商法基本原则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有关隐名股东规定的评析 | 第29-30页 |
三、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的相关问题 | 第30-38页 |
(一)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评析 | 第30-33页 |
(二)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主要法律关系分析 | 第33-36页 |
1.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3-34页 |
2.隐名股东与公司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4-35页 |
3.隐名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5页 |
4.隐名股东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5-36页 |
(三)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之我见 | 第36-38页 |
四、与隐名股东相关的主要纠纷 | 第38-44页 |
(一)股权转让纠纷 | 第39-41页 |
1.名义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 | 第39-40页 |
2.隐名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 | 第40-41页 |
(二)股东资格确认纠纷 | 第41-42页 |
(三)出资纠纷 | 第42-43页 |
(四)执行异议纠纷 | 第43-44页 |
五、隐名股东纠纷的处理思路 | 第44-51页 |
(一)隐名股东纠纷处理的原则 | 第44-46页 |
1.维护商法严格的外观主义原则 | 第45页 |
2.优先保护第三人利益原则 | 第45页 |
3.坚持利益平衡原则 | 第45-46页 |
4.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原则 | 第46页 |
(二)隐名股东纠纷处理的具体进路 | 第46-51页 |
1.确立隐名股东的法律概念 | 第46-47页 |
2.明确代持股协议的性质 | 第47页 |
3.完善隐名股东显名的条件和程序 | 第47-48页 |
4.确立隐名股东显名不成功时的处理规则 | 第48页 |
5.取消善意取得制度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规定 | 第48页 |
6.将委托合同的规定和法理用于隐名股东纠纷的处理中 | 第48-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一:隐名股东案例统计(综合统计情况) | 第57-89页 |
附件二:隐名股东案例统计(分项统计情况) | 第89-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