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含盐废水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4页
    1.1 含盐废水的定义与来源第15-16页
        1.1.1 食品加工业第15页
        1.1.2 制革工业第15页
        1.1.3 石油工业第15-16页
        1.1.4 海水养殖业第16页
    1.2 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6-18页
        1.2.1 物理化学法第16-17页
        1.2.2 生物法第17-18页
    1.3 人工湿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的研究第18-22页
        1.3.1 人工湿地简介第19-20页
        1.3.2 盐生植物第20页
        1.3.3 CANON过程第20-22页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22-24页
        1.4.1 研究目的第22页
        1.4.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23-24页
第二章 调查自然和人工湿地中的氮循环微生物第24-46页
    2.1 取样地及取样方法第24-26页
        2.1.1 自然盐碱湿地第24-25页
        2.1.2 三类不同湿地第25-26页
    2.2 测试方法第26-30页
        2.2.1 基本测试指标第26页
        2.2.2 样品DNA的提取第26-28页
        2.2.3 微生物基因的定量与高通量测序第28-30页
        2.2.4 氮转化速率的测定-培养实验第30页
    2.3 盐碱湿地微生物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第30-37页
        2.3.1 水和土壤的理化因子第30-31页
        2.3.2 土壤、水及盐生植物根系微生物的丰度分析第31-34页
        2.3.3 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第34-37页
    2.4 三类湿地氮转化规律比较研究第37-45页
        2.4.1 土壤和水中的理化因子第37-38页
        2.4.2 氮转化速率第38-42页
        2.4.3 土壤微生物丰度分析第42-43页
        2.4.4 氮转化速率、氮转化基因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第43-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第46-5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3.1.1 实验装置第46-47页
        3.1.2 实验设计第47-48页
        3.1.3 基本测试指标第48-49页
    3.2 人工湿地水质处理效果第49-55页
        3.2.1 COD去除效果第49-50页
        3.2.2 三氮去除效果第50-52页
        3.2.3 TP去除效果第52-54页
        3.2.4 盐度第54-55页
    3.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污染物去除机制的研究第56-67页
    4.1 物质流向与分配第56-61页
        4.1.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4.1.2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碳循环过程第58-59页
        4.1.3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系统氮循环过程第59-60页
        4.1.4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磷循环过程第60-61页
    4.2 植物耐盐性第61-63页
        4.2.1 植物叶片丙二醛含量第61-62页
        4.2.2 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第62-63页
    4.3 微生物机制第63-66页
        4.3.1 盐地碱蓬人工湿地第63-64页
        4.3.2 芦苇人工湿地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67-70页
    5.1 结论第67-69页
        5.1.1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67-68页
        5.1.2 盐生植物人工湿地处理含盐废水的机理第68-69页
    5.2 建议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6页
硕士期间获得奖励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季节性植物搭配强化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