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井油管损伤监测及泄漏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1.2.1 管道损伤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智能井技术 | 第10-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智能井油管损伤监测及泄漏定位方法 | 第15-25页 |
2.1 管道损伤监测及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2.1.1 主要的管道损伤监测方法 | 第15-16页 |
2.1.2 主要的损伤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2.2 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方法 | 第18-23页 |
2.3 智能井油管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智能井油管损伤监测技术研究 | 第25-43页 |
3.1 智能井油管电位阵列法损伤监测原理 | 第25-28页 |
3.1.1 智能井油管电位阵列法损伤监测模型 | 第25-26页 |
3.1.2 智能井油管检测模型等效电阻网络模型 | 第26-28页 |
3.2 温度对油管电阻变化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3.3 油管电极布置方式 | 第29-34页 |
3.3.1 周向电极布置方式 | 第30-31页 |
3.3.2 轴向电极布置方式 | 第31-34页 |
3.4 油管腐蚀电阻网络模型仿真分析 | 第34-39页 |
3.5 智能井油管损伤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智能井油管泄漏定位技术研究 | 第43-64页 |
4.1 智能井油管泄漏定位检测原理 | 第43-47页 |
4.1.1 压力传感器阵列检测模型 | 第43-44页 |
4.1.2 PPA油管泄漏判定法 | 第44-45页 |
4.1.3 瞬态压力梯度定位法 | 第45-47页 |
4.2 智能井油管泄漏仿真 | 第47-53页 |
4.2.1 智能井油管流体运动数学模型 | 第47-49页 |
4.2.2 智能井油管仿真物理模型 | 第49页 |
4.2.3 智能井油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4.3 泄漏信号处理及定位 | 第53-57页 |
4.4 瞬态压力梯度法定位关键技术 | 第57-59页 |
4.4.1 多点同步测压技术 | 第58页 |
4.4.2 瞬态压差四点定位法技术 | 第58-59页 |
4.5 智能井油管压力传感器布置方式 | 第59-62页 |
4.6 智能井油管压力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系统 | 第62-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智能井油管泄漏定位模拟实验 | 第64-82页 |
5.1 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 第64-72页 |
5.1.1 硬件设计 | 第65-68页 |
5.1.2 软件设计 | 第68-72页 |
5.2 油相泄漏模拟实验测试 | 第72-73页 |
5.3 油相泄漏实验分析 | 第73-79页 |
5.3.1 瞬态压力梯度法与压力梯度法的定位比较 | 第74-75页 |
5.3.2 瞬态压力梯法定位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79页 |
5.4 混相泄漏瞬态压力梯度定位法的实验验证 | 第79-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