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6-2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6-18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6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6页 |
1.3 病例选择 | 第16-18页 |
1.4 病例分组 | 第18页 |
1.5 治疗药物 | 第18页 |
2 方法 | 第18-21页 |
2.1 治疗方法 | 第18-20页 |
2.2 临床疗效标准 | 第20-21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21页 |
3 观察结果 | 第21-27页 |
3.1 镇痛前后VAS评分比较 | 第22-24页 |
3.2 镇痛疗效比较 | 第24-25页 |
3.3 产程时间比较 | 第25-26页 |
3.4 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比较 | 第26-27页 |
3.5 产后不良反应、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 第27页 |
基础研究部分 | 第27-6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3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1.3 实验器材及仪器 | 第29-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41页 |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2.2 分组 | 第32-34页 |
2.3 大鼠痛阈测定 | 第34-35页 |
2.4 标本采集(各组大鼠在接受以上治疗方法,产下最后一个鼠仔时,即刻进行标本采集) | 第35页 |
2.5 Real-time PCR检测法 | 第35-38页 |
2.6 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 第38-41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41页 |
3 结果 | 第41-51页 |
3.1 痛阈值结果比较 | 第41-42页 |
3.2 四组大鼠中枢MKP-1、P38、PLA2mRNA表达 | 第42-46页 |
3.3 四组大鼠中枢MKP-1、P38、PLA2、PGE2蛋白表示 | 第46-51页 |
4 讨论 | 第51-67页 |
4.1 中西医对分娩的认识 | 第51-53页 |
4.2 中西医对疼痛的认识 | 第53页 |
4.3 分娩疼痛的机制 | 第53-54页 |
4.4 分娩疼痛对母婴的影响 | 第54-56页 |
4.5 分娩镇痛必要性及现状 | 第56-58页 |
4.6 针灸对分娩疼痛的认识 | 第58-63页 |
4.7 电针镇痛对MKP-1、P38、PLA2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63-64页 |
4.8 电针镇痛对PGE2效应分子的影响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缩略词表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综述 | 第7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